春日杂咏九首

懒慢嵇中散,宽闲得自怡。
抱衾长恨晚,倒屐不嫌迟。
网日蛛丝挂,梳烟柳发垂。
朝来被花恼,浪走习家池。

作品评述

《春日杂咏九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春日生活的琐碎细节,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宽容豁达的心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懒慢嵇中散,宽闲得自怡。
译文:懒散地散步在嵇山中,宽闲自得心满意足。

诗意:诗人以嵇山为背景,以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悠闲宁静的春日景象。诗中的“懒慢”和“宽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以一种快乐、从容的心态享受着春日的美好。

赏析:诗人通过“懒慢”和“宽闲”这两个词语,将自己的心境与春日的景象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宁静、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他不急不躁,随意漫步于嵇山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诗中的“自怡”一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在这种宁静中体验到生活的美好。诗人还以“抱衾长恨晚,倒屐不嫌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和对宽闲自得的珍惜,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他都能够尽情享受自己的闲适时光。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系列春日景象,如“网日蛛丝挂,梳烟柳发垂”,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春日的柔和和细腻。诗中的“被花恼”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景象的喜爱和痴迷,他被盛开的花朵所打扰,却不以为意,反而欣然接受。最后一句“浪走习家池”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游赏的态度,他随意地漫步于池塘之畔,畅游于春日的美景之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春日的热爱。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宁静,领略到诗人的豁达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菩提只在摄心官,日观元同月观看。万种因缘都是结,一花根蒂几曾残。祖师曾誓疮脓坏,讲主能参屎橛乾。石硕麻油摊树上,得来元不见难难。

小小青松未透栏,枝枝叶叶傲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异日冲霄仰望难。

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邦风方杞夷,庙貌犹殷因。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永言百世祀,未补平生勤。今此复何国,岂与陈蔡邻。永愧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一痴便了公家事,尽可与诗宽作程。书册不嫌官屋冷,香匜相对歙溪晴。熟知白鹭难为伴,烦见青山且寄声。此别不过旬日耳,又携孤啸上江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

九里松队路,三天竺国山。日蒸岩雾紫,花点石苔斑。溪尽寺方到,云深僧独还。吟行随仗履,踪迹出人间。

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雀食野人田,燕栖公子堂。野情饥亦乐,依人难久长。

小雨山寒占麦秋,溪南溪北水交流。桃花又报东风急,云带雨来山欲浮。

千山风雪正霏霏,君去金陵几日归。凤凰台上还吹笛,东望沧溟泪满衣。

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棠桡无数。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湿香飞上丹户。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

少微夜夜当仙掌,更有何人在此居。花月旧应看浴鹤,松萝本自伴删书。素琴醉去经宵枕,衰发寒来向日梳。故国多年归未遂,因逢此地忆吾庐。

相逢十年旧,暂喜一◇同。昔日青衫令,今为白发翁。俟时君子守,求士有司公。况子之才美,焉能久困穷。

又是寒冬矣。也颇思、村醪取暖,市楼买醉。踽踽行来举头见,一队明驼迤逦。爱他有、些儿画意。曲项高峰肉蹄软,想来从、大漠风沙里。一步步,几千里。厖然卧息长街内。又木然、似眠似醒,非悲非喜。偶一摇头铎铃响,声落虚空无际。有谁识、此君心理。万里长城曾见否,问凋零、

沐发眠常晏,濡唇饮不多。谁云五瘴毒,常备四时和。

秀出吾宗独有君,等閒相别又秋新。江山憔悴生归思,风雨凄凉梦故人。天境尽供分石钓,云溪拟卜住山邻。何时对酒听佳句,洗我胸中一斛尘。

楚客舟航小,吴门雨雪繁。兵戈方浩荡,江海失攀援。浊酒非能醉,深交不易言。明朝空寂寞,独对野人园。

万树青青入望遥,行人犹自说隋朝。啼莺不管繁华歇,还带春风上柳条。

一从箠楚替陈编,渐惯山行野店眠。白毡风霜鸡唱后,黄尘岐路马蹄前。光阴付我千茎雪,伏腊何时二顷田。寄语淮乡隐君子,浪言梅福是神仙。

壮年才气压词场,众已相期白玉堂。垣制孰非经大手,斯文无复数他杨。诸公政尔需调鼎,一语翻然忽抗章。汲黯固知当大用,得君徒欲重淮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