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五首

老去成疏懒,诗书性独偏。
闲看扬子赋,细读《马蹄篇》。
绿水偶垂钓,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错罄,时有卖文钱。
¤

作品评述

《幽居五首》是明代金大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居五首

老去成疏懒,
诗书性独偏。
闲看扬子赋,
细读《马蹄篇》。

绿水偶垂钓,
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错罄,
时有卖文钱。

中文译文:
年老后变得懒散,
偏好研读诗书。
闲暇时读《扬子赋》,
仔细品读《马蹄篇》。

偶尔在绿水边垂钓,
青山突然出现在前方。
不担心金钱用尽,
时常有文人买作品。

诗意和赏析:
《幽居五首》描绘了作者金大舆的退隐生活状态和他对文学的热爱。首先,诗中表达了作者年老之后变得懒散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年岁渐长,身体机能减退,以及对世俗事物的兴趣减少。他更加偏好深入研读诗书,这表明他对文学的追求和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珍视。

接下来,诗中提到作者闲暇时读《扬子赋》和《马蹄篇》。《扬子赋》是东晋文学家谢灵运创作的一篇赋文,描述了扬子江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而《马蹄篇》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篇叙事诗,描绘了马蹄在北国冰雪中行走的景象。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作者在幽居中能够享受到华丽的自然景色和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快乐。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在幽居中的休闲活动。他偶尔会去绿水旁边垂钓,享受宁静和自然的美景。同时,他也能忽然看到青山的美丽景色,这表明他在幽居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并不担心金钱用尽,因为他时常能够通过卖作品来维持生计。这显示了作者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也表明他并不追求物质财富,更注重对文学的追求和创作。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幽居五首》展现了作者金大舆在退隐生活中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幽居中享受自然美景和创作的宁静心境。

诗词推荐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浦外野风初入户,窗中海月早知秋。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

剥落烟云秋晚晴,身心无累此閒行。正听万壑松风满,想见西南新月生。

年年今日强登高,独立南峰北向号。漫野玄云天色晦,美人黄土我心劳。虚疑杨柳牵愁绪,不忍沧浪鉴鬓毛。前辈有谁同此恨,雪庵和尚读离骚。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老濞即山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今晨风日何佳哉,南极老人度岭来。此翁身如白玉树,已过千百大火聚。望天留之付真主,世间毒烈计已误。柯山潘子应鼓舞,与子异时从杖屦。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省事天公厌两回,新年春日并相催。殷勤更下山阴雪,要与梅花作伴来。己卯嘉辰寿阿同,愿渠无过亦无功。明年春日江湖上,回首觚棱一梦中。(子由一字同叔,元日己卯渠本命也。)词锋虽作楚骚寒,德意还同汉诏宽,好遣秦郎供贴子,尽驱春色入毫端。(立春日,翰林学士供诗帖子。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箎吹成落日愁。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广寒宫殿五云边。看天上、烛金莲。香袅御炉烟。拥彩仗、千官肃然。世间王母,月中仙子,花甲一周天。乐指沸华年,更福寿,千年万年。

维汉南有箕,垂象列三辰。长司簸扬职,糠秕居前尘。

翠华扶辇出彤庭,蜜炬星繁天未明。鵷鹭分行江上别,熊罴从驾雨中行。绿波淼淼浮三殿,紫禁沈沈断六更。惟有周遭山似洛,不堪回首泪纵横。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书生穷无食肉相,老不能官犹崛强。一杯紫蕨江西羹,万户封侯犹未当。主人幕下三千士,谈王说伯如蜂起。日日椎鲜与击肥,厌饫腥膻饱而已。此生只愿吃此羹,坐看将军勋业成。金山乞取一片山,要看濈濈儿拳短,穷人更是知田汉。

真人玉骨轻,御气升瑶台。俯首视下方,万落腥尘埃。香火久寂寞,山川空徘徊。旧树络青蔓,虚坛生紫苔。宴坐白昼永,长吟清风来。飞花乱棋子,游蜂依酒杯。嘉月当醉饮,上客诚珍才。神仙那可冀,金鼎何时开。

空山寂寂朋游少,为爱风姿手自栽。九十日秋犹暖热,一枝谢又一枝开。

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即今欢乐事,放醆又成空。

贼布告水露罪全彰,揽得西乾沸似汤。顶上铁枷无计脱,却来东土强摊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