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六首

淮春之楼高突兀,凭栏小耐寒如割。
平湖穹山两西子,爱此鲜妆巧涂抹。
回首斜阳照屋梁,玉际坤舆尚摧压。
今宵更呼甓社龙,高挂明珠照空阔。

作品评述

《喜雪六首》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雪六首

淮春之楼高突兀,
凭栏小耐寒如割。
平湖穹山两西子,
爱此鲜妆巧涂抹。

回首斜阳照屋梁,
玉际坤舆尚摧压。
今宵更呼甓社龙,
高挂明珠照空阔。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诗人站在淮春楼上,楼高耸入云霄,眺望着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了平湖上的穹山,它们如同两位美丽的西子,娇艳的妆容抹得十分巧妙。诗人回首望去,斜阳照在屋梁上,仿佛玉帝的车辆依然压在这里。而今宵,他更是呼唤着甓社龙,期待着高挂的明珠照亮广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喜悦之情。诗人以淮春楼为视角,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表达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描绘中的穹山和西子,以及斜阳照射在屋梁上的形象,给人以美好的感觉,展示了冬日景色的独特魅力。最后,诗人期待着甓社龙的出现,并希望明珠的光芒能够照亮广阔的天空,这种期望和向往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这首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和对景色细节的刻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冬日的美景之中。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温馨愉悦之感。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我不上南山,垂近四十载。山中花瓢翁,尚与山俱在。据高瞰人世,昔田今为海。道傍魏公亭,柱化础亦败。

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凡事回头看。

平生林壑性,客宦久羁束。得麾邛江隈,虽远惬所欲。云水远重城,青山长在目。

兰叶参差桃半红。飞芳舞縠戏春风。如娇如怨状不同。含笑流眄满堂中。翡翠羣飞飞不息。愿在云间长比翼。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湍激清泉舞翠蛟,幽亭跨涧对岩坳。我来憩此观嘉趣,一洗尘襟凡世抛。

清泚阶下流,云自谷口源。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道高杳无累,景静得忘言。山夕绿阴满,世移清赏存。吏役岂遑暇,幽怀复朝昏。云泉非所濯,萝月不可援。长往遂真性,暂游恨卑喧。出身既事世,高躅难等论。

夹河为郡不如古,江北江南作冗官。须记长传一经训,虽贫莫改饮瓢欢。历阳况与吾庐近,春谷休言问膳难。此日停舟聊举酌,明当水驿自加餐。

玉玺相传舜如尧,壶春堂上独逍遥。唐虞盛事今寥落,尽卷清风入圣朝。

舍辔厉天险,身疑出鸟群。罅开蛮俗合,脊尽瘴江分。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妾住越江边,江花照颜色。清晨下机杼,日昃不停织。绣出双鸳鸯,邻媪屡叹息。采兰以自衣,掇椹以自食。绮户阅芳春,恋此父母侧。伯姊嫁五侯,少妹备宫掖。含羞谢良媒,掩镜长默默。

空山旧迳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萼绿仙人,孤山雪后相逢处。旧时村路。璨璨琅*树。玉出蓝田,不受纤尘*。长怀古。罗浮风度。梦逐幺禽去。

六花飞舞似鹅毛,丞相身穿御赐袍。不念长安有贫者,下湖打鼓饮羊羔。

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阿坚狼狈伏狸奔,岂是长江解有神。犹忆当年南伐语,会知正朔不归人。

按部广东经数郡,若言岚瘴更无春。度山烟锁埋清昼,为国天终护吉人。万里诏音频降下,一方恩惠尽均匀。丈夫才略逢时展,仓廪皆无亟富民。

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鳞影朝犹落,繁阴暮自寒。因风方袅袅,间石已漫漫。隐映看鸿度,霏微觉树攒。凝空多似黛,引素乍如纨。每向愁中览,含毫欲状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