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软苎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作品评述

《蒲团》是宋代冯时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瘦骨嶙峋的人坐在蒲团上,他的身姿像只老鹤被清晨的霜惊起。蒲团软软的,与溪水和苎苇相连,他独自一人坐在这个风月堂中。四季更替,自然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变化,他盘腿而坐,穿越着炎热和寒凉。达官贵人喜欢锦绣的茵席,而他身边的妙姬则穿着华丽的罗衣裳。寒士则倚靠在清秋之上,忧愁之中泪水涟涟。他告诉这位君主不要再挽留他,他想要坐在这里,与世界相忘。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写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达官贵人享受奢华的生活,穿着锦绣,而寒士却过着清贫的日子,沉浸在忧愁之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身体姿态和物质表象,传递了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瘦骨支离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在世间历经风霜,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蒲团象征着安逸与自在,作者渴望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超越。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于权贵生活和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寻求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的沉思和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内心追求的重要性,呼唤着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作者介绍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诗词推荐

新种枇杷花便稠,被香勾引过溪头。黄蜂紫蝶都来了,先赏输渠第一筹。

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一到天台寺,高低景旋生。共僧岩上坐,见客海边行。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鸣。忙时向闲处,不觉有闲情。

心地虚时来则受,德新要似汤盘又。浊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恶旨酒。

南天鹏海飞难尽,北极鳌峰镇不摇。玄圃三山金作殿,青溪百仞玉为桥。千春翠树玄霜落,九夏洪厓紫雪飘。桃花零乱常迷路,彩凤翩翩不易招。十年不得青鸾信,一旦还吹碧玉箫。窗前度曲通真诀,灶下修丹悟浪烧。飘飘翠袖空中举,白日于飞作仙侣。骑鹤双双阆苑来,乘虬两两天台去。

浩翁曲肱一浩斋,焉吞廊庙与蒿莱。此翁定复死不死,旧斋又新有贤子。斋前种树初如椽,如今过云欲造天。作人谁无半点气,草动风惊便心醉。回山倒海不关身,古人与我各何人。杉溪老人是翁友,拈出问渠渠领否。

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阿监当头送好音,羊车行处载鸾衾。朝来领取铺宫例,御帕亲封少府金。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高轩遥肯顾,扫室惯逢迎。酒喜频中圣,官惭四至卿。忧时论曲突,感物咏长檠。古道难开口,微君孰与明。

夕阳到处花偏暖。

岚湿南朝殿塔寒,此中因得谢尘寰。已同庭树千株老,未负溪云一片闲。石镜旧游临皎洁,岳莲曾上彻孱颜。如今衰飒成多病,黄叶风前昼掩关。

怒潦浮槎去,狂飙拔木飞。不饶后村荔,如夺首阳薇。任土包茅阙,过时硕果稀。谁言长卿渴,且咽上池肥。

初心已恨花期晚,别后相思长在眼。兰衾犹有旧时香,每到梦回珠泪满。多应不信人肠断,几夜夜寒谁共暖。欲将恩爱结来生,只恐来生缘又短。

圣主躬仁政,群方布诏条。洪恩温海峤,嘉颂满刍荛。聚敛除奸吏,依违屏具僚。钧衡无硕鼠,城社绝余妖。皇化思无外,王心远欲昭。咨询黄阁老,选命紫宸朝。丹禁传天诏,飞星下使轺。书旌分蜀道,揽辔步烟霄。急峡瞿塘险,孤城白帝遥。巴山连浪远,汉节拂云飘。按部清时好,观风

零落残花一两枝,绿阴庭院燕差池。隔墙笑语秋千散,惆怅三泉驿里时。

击鼓求亡益是非,木中生火更何为。吾师别是醍醐味,不是知心人不知。

平生满耳说宣城,入境云烟照眼明。过雨偏浓千嶂碧,未秋先冷数溪清。细看菡萏波间色,时听绵蛮竹里声。不是多才谢公子,江山犹解发吟情。

二月寒食经新雨,开花绽柳人无语。近水溪边嫩枝条,攀折悠颺还似舞。车骑园林看不若,村笛歌声更互作。光阴番次不因循,民安万岁家家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