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心地虚时来则受,德新要似汤盘又。
浊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恶旨酒。

作品评述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于浊醪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德追求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地虚时来则受,
德新要似汤盘又。
浊醪妙理少人知,
所以伯禹恶旨酒。

诗意:
作者以浊醪为比喻,探讨了人心的纯净与美德的关系。他认为,只有拥有虚怀之心的人,在外界的考验和诱惑面前才能受益。正如米饭在碗中,虚怀的人才能接纳更多的智慧和真理。然而,这种妙理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和领悟,正如浊醪的美味只有少数人能够欣赏。因此,这也是伯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所厌恶的美酒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浊醪的描写,寓意深远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德和人心的思考。诗中的浊醪象征着内心的善良和纯净,而心地的虚怀则是接纳和发扬美德的前提。作者以浊醪与汤盘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虚怀的重要性。诗词的最后一句提到伯禹,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美德高尚追求的态度。

整首诗词用简练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浊醪的描写和隐喻,传达了作者对于人心纯净和美德追求的理念。诗词中的意象生动,引人深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的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词,读者被引导去思考虚怀的重要性以及追寻美德的价值,从而启发了心灵的深处。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太原西北劲兵处,地直云中控定襄。六月出师平玁狁,九天选将下文昌。车鱼辟士应难得,诗礼临戎亦未妨。缓急羽书须自草,平安烽火镇相望。柳营禀畏将军令,毳幕怀来塞下羗。清啸肯饶刘越石,长缨终係左贤王。关山万里边尘静,亭馆三冬朔雪狂。笛怨梅花新度曲。樽倾竹叶浅飞觞。

范金诚可则。摛思必良工。凝芳自朱燎。先铸首山铜。瓌姿信嵒{崿[右上为]品}。奇态实玲珑。峯嶝互相拒。岩岫杳无穷。赤松游其上。敛足御轻鸿。蛟螭盘其下。骧首盼层穹。岭侧多奇树。或孤或复丛。岩间有佚女。垂袂似含风。翚飞若未已。虎视郁余雄。登山起重障。左右引丝桐。百和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

杏花淡淡柳丝丝,画舸春江听雨时。渐卷鹤洲江色紫,沙鸥睡着不曾知。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有擎天一柱,殿角西头,手扶宗祐。万里鱼凫,倚金城山立。亭障惊沙,毡裘卷地,倏度黄龙碛。玉帐从容,招摇才指,顿清边色。见说中天,翠华南渡,一捷金平,胆寒西贼。帝锡公侯,更高_前绩。箕尾辉腾,昴街芒敛,看清平天日。周衮归来,凤池麟阁,双鬓犹黑。

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腊雪欺梅飘玉尘,早梅闹巧雪中春。更无俗艳能相杂,惟有清香可辨真。姑射仙人冰作体,秦家公主粉为身。素娥已自称佳丽,更作广寒宫里人。

麟符虎节宠恩新,满袖天香下玉宸。五夜将星经昴毕,万年皇化被昆仑。紫驼白马蕃人贡,赤黍黄羊汉卒屯。圣主安边恢妙算,都缘保障为斯民。

石为肌骨应成假,铁作肝肠未必真。当日容成丹就处,何当点化作仙人。

草间蟋蟀动秋吟,偏感羁栖旅念深。功业岂关双鬓事,年来白处已通心。

秋风清瘴疠,明月照山河。绝国干戈少,空城鼓角多。脱巾怜短发,醉酒觉身和。漫对黄花坐,无劳白苧歌。

送春无酒未须嗟,却有新茶试大家。便惬轻凉生小扇,独怜扑蔌下荐花。霜肤解箨初尝笋,怒瘿因谁拟问蛙。嘉树著行森羽葆,翠青疏密俨排衙。

春来百物不入眼,唯见此花堪断肠。借问断肠缘底事,罗衣曾似此花香。

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余恨少陵诗。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夸十倍丕。半夜松声卷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

得得今年未有寒,天公小靳不全判。欲呈瑞雪飞花样,先遣浓霜起草看。瓦脊生尘总琼玉,梅梢著粉忽琅玕。老夫到老嫌冬热,十指朝来出袖难。

黍离不复雅,孔子修春秋。扶王贬吴楚,大法加诸侯。妄儒泥於鲁,甚者云黜周。大旨既已矣,安能讨源流。遂令学者迷,异说相交钩。黎生西南秀,挟策来东游。有司不见采,春霜滑归輈。自云喜三传,力欲探微幽。凡学患不强,苟至将焉廋。圣言简且直,慎勿迂其求。经通道自明,下笔

鸿钧广运,嘉节良辰。列辟在位,万国来宾。干旌屡舞,金石咸陈。礼容既备,帝履长春。

山气烛烛旱火光,墙头枯草半青黄。饥肠惯作晴雷吼,且乞梧桐一夜凉。

夙昔何尝卑小官,已将富贵等閒看。余名不上韩公榜,事业难登汉将坛。念旧讵能忘里社,避喧终欲挂朝冠。故人不为吟招隐,更极吹嘘借羽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