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杪秋同右史南山眺望(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ān sōng bàn bì fú yún mǎn , zhēn chǔ qiān jiā luò zhào duō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半壁:(书)(名)半边,特指丧失掉或保存下来的部分国土:~江山。
砧杵:捣衣的垫石与棒槌。
落照:(名)落日的余晖。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青樽何处不蹉跎,白发相看一醉歌。
坐久镜中悬片华,望来城上出双河。
杉松半壁浮云满,砧杵千家落照多。
纵使平台秋更好,故人犹恐未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