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头头见佛身,元是本来人。
棒打不回头,照灵非故新。

作品评述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头头见佛身,
元是本来人。
棒打不回头,
照灵非故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离开形相的境界,表达了一个人在修行中超越外在的束缚,回归本性的境地。诗人通过佛教的金刚随机无尽颂来表达这种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离色离相的境界。"头头见佛身"意味着在修行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佛性的存在,即佛的本质,也是每个人的本质。"元是本来人"表达了人本来就具备佛性,只是在纷繁的世俗中迷失了自己。

"棒打不回头"传递了一个坚定的态度,表示在修行的道路上,一旦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就不会再被外在的诱惑所迷惑,坚定地向前行去。"照灵非故新"则表明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觉悟,超越了表象的束缚,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认知。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传达了离开形相、回归本性的修行境界。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的追求,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智慧。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修行,同时也是对释印肃的修行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的表达。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涤烦矶者,盖穷谷峻崖,发地盘石,飞流攒激,积漱成渠。澡性涤烦,迥有幽致。可为智者说,难为俗人言。词曰:灵矶盘礴兮溜奔错漱,泠风兮镇冥壑。研苔滋兮泉珠洁,一饮一憩兮气想灭。磷涟清淬兮涤烦矶,灵仙境兮仁智归。中有琴兮徽以玉,峨峨汤汤兮弹此曲,寄声知音兮同所欲。

曾蹑危桥入县行,萧然无处觅诗情。不如涉浅田南过,天目山长一抹横。

芦花飘雪迷洲渚。送秋水、连天去。一叶小舟横别浦。数声鸿雁,两行鸥鹭。天淡潇湘暮。蓬窗醉梦惊箫鼓。回首青楼在何处。柳岸风轻吹残暑。菊开青蕊,叶飞红树。江上潇潇雨。

暝烟有客投茅舍,春水无人渡板桥。满地落花愁寂寂,连天芳草思迢迢。

少年砺剑心含冤,潜入长安东郭门。怒发上冲双眦裂,问之举腕无一言。日暮得仇策马去,九衢凛凛黄□昏。莫怪此徒轻杀人,千金曾报一饭恩。

湖边春色浓於酒,醉尽东西南北人。独有诗翁清到底,一生醒眼看青春。

我本三生人,寄身软红士。方困京华老,谁识新丰旅。稠中有章生,道周忽会雇。谓余有奇骨,往往么告语。许予两无心,解后适相遇。闻余趋集英,一声耸臚句。自谓吾术神,诵言诧俦侣。我无百金装,生无箕帚女。沘毫赋此诗,为生邮梁楚。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林。

门外泥深蘸马鞍,墨云未放四维宽。前山忽接後山暗,暑雨全如秋雨寒。梦里江湖三叹息,醉中天地一凭阑。斗升留滞休惆怅,枳棘从来著凤鸾。

过此一酸辛,行人泪有痕。独残新碧树,犹拥旧朱门。歌歇云初散,檐空燕尚存。不知弹铗客,何处感新恩。

残枝败叶几沾春,莫问栽培迹已陈。细雨斜风恨无力,萧萧满路更愁人。

掷简摇毫气吐虹,兴余庭药咏残红。今宵文字知无几,鼾睡帘中笑二公。

谁向澄波上,心将云锦铺。无因一寓目,却忆小西湖。

千里远木笼秋浦,万里澄江浸落晖。醉恨春深输杜牧,满头无菊戴将归。

泽北喧喧商贾庐,泽南隐隐蛟龙居。蓬头赤脚沙中子,荡桨拏钩学捕鱼。

离四句,绝百非。清寥寥,白滴滴。直秀万重关,不住青霄外。千手大悲提不起,烁迦罗眼莫能窥。

桔竹为门扉,不可容车骑。况如郑广文,无氊藉宾位。穷冬月破七,贵客联玉辔。传驺肃里闾,下榻呼童稚。问我何所往,共留墙上字。儿愚不知谁,金章言照地。既屈卿大夫,恨莫亲帚篲。星躔回已高,麟趾宁复至。戢戢邻巷居,相见窃自喟。岂料瘦老翁,能令贤达至。昔时蓬蒿径,安有

客夜耿无寐,其如钟漏稀。入帘霜气重,当户月华微。切切候虫语,萧萧寒叶飞。拥衾成永叹,不是为无衣。

亭亭秋水芙蓉。翠围中。又是一年风露、笑相逢。天机畔。云锦乱。思无穷。路隔银河犹解、嫁西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