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酬鸣阳苦热韵》
拼音和注音
huáng tiān fèn sì shí , xià yě dú kě wè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时:1.乐舞的名字。2.指一天中的朝、昼、夕、夜。3.春、夏、秋、冬四季。4.指一年四季中的农时。
可畏:1.令人敬畏。2.令人畏惧。
皇天:(名)苍天:~后土(古人相信天地能主宰万物,主持公道,因此多用以祝告宣誓)。
天分:(名)天资:~高|有~。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皇天分四时,夏也独可畏。
北陆迎炎曦,当午势逾炽。
衰年苦侵凌,袒跣时露臂。
絺帏可屋张,竹床聊假寐。
溽暑亦多情,不饮乃似醉。
黄昏稍露坐,噆暗蚊莫避。
缅怀东冈翁,本自彊人意。
翛然松竹林,清凉异人世。
锦箨许裁冠,惠我有新制。
广厦几时成,帡幪赖馀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