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湖道中杂书五首

四月农家雨,新晴冷似秋。
炊烟笼屋润,田水破塍流。
老父携孙子,牵耕教小牛。

作品评述

《彭湖道中杂书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平凡与美好。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月农家雨,
新晴冷似秋。
炊烟笼屋润,
田水破塍流。
老父携孙子,
牵耕教小牛。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农家在四月的雨季中的生活场景。"新晴冷似秋"描绘了雨后的天气凉爽,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炊烟笼屋润,田水破塍流"描述了农家的烟囱冒着炊烟,笼罩在雨水中,田地里的水流冲破堤坝,形成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老父携孙子,牵耕教小牛"展现了农家中老人带着孙子,一同去耕田的情景,传承着农耕的智慧和技艺,代代相传。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农家生活的朴实和自然之美。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以直观的形象描述了农家雨后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受。诗中的老父携孙子,牵耕教小牛的情景,体现了家庭的和睦和代际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流畅自然,富有生活气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平凡而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画面。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家雨后景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祥和的乡村世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诗词还传递了一种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了家庭的温馨和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体味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海国民皆兴礼义,潢池盗已息干戈。

林梢脆实荐辛酸,尚记儿时刮目看。老去齿牙无复昔,晓枝犹喜堕金丸。

马风宁海,遇重阳十八。憨憨地、就中奸黠。六尘绝。纵逍遥自在,开怀豁畅,云游水历,琼瑶路如冰滑。补天缺。下功收五彩,经营活雪。调龙虎、撞关冲节。得真悦。见晴空莹净,圆圆正正,光辉晃朗,元来自

心事谁能识,交游得细论。有居多水竹,此世老丘园。遗恨成千古,无人作九原。晚来风政恶,不忍赋招魂。

闲愁那到野人边?万事元知合付天。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飏双凫。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不雨珠,不雨玉,六月得雨真雨粟。十年水旱食半菽,民伐桑柘卖黄犊。去年小稔已食足,今年当得厌酒肉。斯民醉饱定复哭,几人不见今年熟!

时情任销歇,闺思转殷勤。也胜山阴媪,挥毫托右军。

韶山秀拔江清写,气象还能出搢绅。当我垂髫初识字,看君挥翰独惊人。邮签忽报旌麾入,斋合遥瞻组绶新。握手更谁知往事,同时诸彦略成尘。

百载园林复故庐,收功全在五车书。一翁二季苏家样,三水两山喻曲居。十二咏成传不朽,三千篇出又何如。年来事事如人意,敢请先生赋遂初。

独漉复独漉,月明江水浊。水浊迷龙鱼,月明复何如。楚国皆浊,屈原独清。行吟泽畔,哀哉不平。上山采荼,下山采蘗。心在腹中,何由可白?豺狼在后,虎豹在前。四顾无人,魂飞上天。珠玉委弃,不如泥沙。蹑冠戴履,万古悲嗟。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虚室无寻丈,青山有百层。回峰看不足,危石恐将崩。听法来天女,依岩老梵僧。须弥传纳芥,观此信还曾。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旌旂翻空色,笙竽

此夜月明胜月半,可怜衰病自欹眠。窗前树子如人影,渺渺羁雌叫渚田。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晴云弄色蔼林丘。雨意未能休。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明朝去学种瓜侯。身世寄菟裘。

松底柴门尽日关,主人西去几时还。长鑱委地黄精老,时有寒猿啸砚山。

芳郊欲别阑干泪,故国难期聚散云。分手更逢江驿暮,马嘶猿叫不堪闻。

二老亭亭双属玉,交映霜余半溪绿。才高一世妙言语,落笔珠玑烂盈掬。时来钓叟为三公,傅岩莘野谁雌雄。纷纷俗态任冷暖,风云早晚腾蛟龙。中兴复见宣和盛,须信人心协天命。真从僵仆正邦基,更向膏肓起民病。尺书寄我三长篇,管中窥豹非其全。墨渝纸敝未释手,晴窗飞尽沉香烟。

能知出世法,讵有在家心。南院开门送,东山策杖寻。经年期故里,及夏到空林。念远长劳望,朝朝草色深。

结茅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春卧瓮边听酒熟,露吟庭际待花开。三江胜景遨游遍,百氏群书讲贯来。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掞天才。

台上看书千载客,故基青草白芊绵。那由府檄平平起,除到柴车特特贤。土俗更无堪计吏,古风空解惜囊钱。五行俱下何人见,独有高名伴汉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