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作品评述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所居的贫瘠之地,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大自然相融的宁静生活,以及对寻找幽静之所和心灵栖息地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的茅屋建在城外,这里只有广阔的田园。
周围是茂密的林野,听不到城市的嘈杂声。
我在北涧垂钓,樵人在南轩唱歌。
读书寻找隐居所,期待与宁静者的交谈。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状态,传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城市喧嚣,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情。茅屋建在城外,意味着诗人选择离开尘世繁华,追求自然的宁静。田园风光、茂密的林野以及北涧垂钓和南轩樵唱的景象,彰显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同时,诗人通过读书寻找隐居所,表达了对思想和智慧的追求,希望能与那些追求宁静和静谧的人们交流和分享。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心灵栖息地的追求。这首诗通过简洁而质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都市喧嚣中寻找安宁和思想的滋养。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内心平静和向往,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推荐

青云旧驰誉,白发早辞荣。谈笑惟诗酒,交游尽老成。支离病中见,潇洒旧时情。已矣不可问,九原松柏声。

饱饭茶瓯到手空,缓寻芳事夕阳风。旋移丝竹深藏笋,漫长秋花远避丛。

新吟亹亹来相逼,华胄遥遥请具陈。安道晋时名处士,叔伦唐世老诗人。百家衣莫劳针指,九转丹能蜕肉身。肯访柴门衰老叟,愧无薄具可留宾。

偶从山寺赏春还,问讯名花已破悭。清绝比梅加馥郁,丰容似菊更妖娴。碧云重忆尊前句,红缬遥思醉后颜。寒食清明只旬日,绿斋芍药待君攀。

自小看花长不足,江边寻得数株红。黄昏人散东风起,吹落谁家明月中。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吴会商功利,蓬邱辍史臣。同僚供祖帐,属郡望行尘。富国催流马,编年废获麟。橐鞬二千石,襦袴几州人。名姓丹台籍,封疆析木津。片言空犴狱,密启到钩陈。且运方船粟,初尝千里蒪。江山助诗思,新咏掩汀蘋。

自古词林枝叶,皆从根柢中来。万卷须窥藏室,一尘莫点灵台。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一径修篁百亩深,倚天乔木更阴阴。红尘万事不到眼,好景四时长会心。稳著亭台添远趣,透开风朋自清音。使君晋宋家人物,消得间中此醉吟。

未离兜率降王宫,便就刀山入镬汤。等闲擒下白拈贼,满眼俱为败露赃。

故乡万里思亲远,客馆孤身度日长。

翠织岷峨锦绣春,堪嗟扑扑蔽胡尘。金鸡衔粟余殃在,谁断神驹踏杀人。

河曲今无战,王师每务农。选才当重委,足食乃深功。草色孤城外,云阴绝漠中。萧关休叹别,归望在乘骢。

树老何年寺,山深此夜钟。一僧眉拄地,教我学南宗。

只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羁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夜雨晓方止,朝云犹作阴。山余一寸碧,溪长半篙深。卧泛白鸥渚,行穿黄叶林。老农能共语,真率会人心。

霞岛焰难泊,云峰奇未收。萧条千里湾,独自清如秋。古岸过新雨,高萝荫横流。遥风吹蒹葭,折处鸣飕飕。昔予守圭窦,过于回禄囚。日为籧筁徒,分作祗裯雠。愿狎寒水怪,不封朱毂侯。岂知烟浪涯,坐可思重裘。健若数尺鲤,泛然双白鸥。不识号火井,孰问名焦丘。我真鱼鸟家,尽室

英雄转眼逐东流,百战工夫土一坏。荞麦茫茫花似雪,牧童吹笛上高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