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东门行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yáo dì chéng dōng mò , guān gài yù zhēng r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峥嵘:(形)形容高峻,也比喻突出、不平凡:山势~|殿宇~。
冠盖:(名)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借指官吏:~如云(形容集会的官员很多)。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遥睇城东陌,冠盖郁峥嵘。
主称且尽觞,客辞不胜情。
徒御亦相属,眤眤作私声。
古来涕泪地,春草不易青。
生年未期百,过迹在长征。
抚悼髀肉消,栉悼鬓发星。
白日为风雷,皇乾乍冥冥。
居人恬卧起,道途失精灵。
弧矢固畴志,垂堂毋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