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
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
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作品评述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
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
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中文译文:

白色菊花数丛,宛如雪一般绚烂。一旦冒霜而开放。
寒冷的蕊花掉落,清香不断地传来。
深深地思念中蕴含着离别的怨恨,花儿凋谢却仍怜惜着岁月的推移。
千里之遥很难一同欣赏,而眼前不经意就见到了春天的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白菊花的生命过程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作者用“数丛如雪色”,细致入微地形容了白菊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将其与雪相比,显得娇艳如花。然而,一旦“冒霜开”,蕊花却掉落了,花姿不再盛大。这描绘了花朵与季节的关系,以及悲喜人生的变化。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现象,将对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

在描写菊花的同时,作者还表达了对离别和岁月流逝的思念之情。菊花凋谢的过程中,作者感慨万千,思念之情深沉难言。他含蓄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和对花儿凋谢的惜别之情,“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作者在第二句提到的“冒霜开”也可解读为岁月流转的象征,见证了离别和变故。

最后两句“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寓意着人们在欣赏花的时候,有时无法和远方的人共同分享美好时刻,只能默默地欣赏自己眼前的景色。同时,作者以“早梅”作结,暗示了时间的飞逝,再次强调了岁月如梭的无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菊花的凋谢为线索,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对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思考和感慨。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秋风萧飒兮白露零,汝坟何在兮何草为青。昨秋此日兮犹冀汝生,洒墨我别兮人间父子之情。我枯如腊兮涕更纵横。

般若锋兮金刚焰,无说无闻非顿渐。倚开长放白毫光,祈雨祈晴无不验。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废寺乱来为县驿,荒松老柏不生烟。空廊屋漏画僧尽,梁上犹书天宝年。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濬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今朝复相见,疑是葛仙翁。

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

已是南宫素发郎,尚持衰味对风光。爱吟讵敢追梁甫,倚醉时能问葛彊。才苦空疏残史牒,分从澄汰补衣囊。江楼夜月清高地,试问同君一据床。

晚滩如雪起沙鸥,咫尺姑苏亦胜游。逸势泻归沧海远,冷声分作太湖秋。葑田几处连僧寺,橘岸谁家对驿楼。鲁望不存无可语,片帆中夜渡清流。

海棠未坼,万点深红,香包缄结一重重。似含羞态,邀勒春风。蜂来蝶去,任绕芳丛昨夜微雨,飘洒庭中,忽闻声滴井边桐。美人惊起,坐听晨钟。快教折取,戴玉珑璁。

至日冲寒扫墓墟,凄然一拜一欷嘘。蓼莪恨与云无际,常棣愁催雪满裾。误落世尘惊日月,谩牵吏鞅废诗书。回头更看诸儿侄,门户支撑正要渠。

欲扣玄关访偓佺,人间无路铁鞋穿。郎邪旧约惊千载,嵩岳新来下二仙。肯把丹砂分药鼎,便将白玉种芝田。瓣香欲谢双岩过,却道龙溪合受拳。

温柔属东南,和冷经三五。几夜德星明,果应荀陈聚。分虎屈雄姿,展骥淹遐步。除诏已涂芝,便看朝天去。

仕遭时,相真主。材之充,泽斯普。以端逸,御妍妩。谅予言,法当取。

斫削群才到凤池。良工良器两相资。他年好携朝天去。夺取蟾宫第一枝。

廊庙推良弼,屏藩纪吏师。三孤崇恤典,公座有佳儿。风节萧长倩,诗篇杜拾遗。倏骑箕尾去,名共列星垂。

一年几相筑新沙,鼙鼓难开上苑花。顾我何堪鸣玉佩,如君不得侍金华。隐身思傍悬壶树,仙驭须求蒙顶茶。辜负麒麟功业志,只教人唤作诗家。

结发与君游,去作墨卿子。官况贫更贫,天机指非指。有时兴一恸,化作长歌矣。羊裘舴艋舟,听者如环蚁。今成两雪翁,坐看秋潦水。

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

旷哉嵩室阳,神怪所栖宅。苍石不知年,灵熊去无迹。烟岩想桂宫,苔壁疑椒掖。不学舜娥悲,潇湘竹枝碧。

田绕青山好住家,短篱疏圃接丘麻。烟村远近栖鸦乱,竹岸高低飞鹭斜。泉喷石间严涌雪,雾浮堤外柳吹花。连云碧色秋光冷,眠犊黄昏草长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