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帏雕槛初寒。
薄铅残黛称花冠。
含情无语,延伫倚阑干¤
杳杳征轮何处去?离愁别恨千般。
不堪心绪正多端。
镜奁长掩,无意对孤鸾。
暮雨凄凄深院闭,灯前凝坐初更。
玉钗低压鬓云横。
半垂罗幕,相映烛光明¤
终是有心投汉珮,低头但理秦筝。
燕双鸾偶不胜情。
只愁明发,将逐楚云行。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霜打井边的梧桐树,树叶纷纷落地,
翠绿的帘子,雕刻精细的窗槛,初感到寒意。
薄铅残黛妆点着花冠,
含情脉脉的眼神,无奈无语,
倚在栏杆上,等待着那朦胧的马车走来。

心里忧愁离别,恨意交织,种种情感纷纷涌上心头。
实在难以承受这样多的琐事。
掩上镜头,不再顾及那寂寞的孤鸾。

暮雨凄凄,院子的门紧闭,
灯前凝坐,时辰初更。
玉钗低垂,覆盖着扬起的长发。
罗幕半垂,与烛光交相辉映。

终究是心有所属,投身于宛如汉代人的珮子。
低头只相对着秦筝,音声低缓,细腻之极。
燕双鸾偶,遗憾情感无法承受。
只能感到明发的烦忧,随着楚云的行驶,逐渐远去。


诗意和赏析:

《临江仙》这首诗以描绘一幅江湖之中、意犹未尽的画面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沉思、哀愁、惆怅的情感。

整首诗的意象多为冬天的寒冷和离别的悲伤,通过描写梧桐树的叶子落下、窗户的寒冷和带着愁思的孤鸾等形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寂寞的氛围。

诗人的心情忧愁,别离的恨意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承受。他希望有一位亲密的人能够陪伴在他身边,但却只能站在栏杆上,凝视着远方驶来的马车,等待着那个他渴望的人的到来。

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寂寞。他在灯前沉思,时间渐渐过去,自己的心绪也越发纷乱。他把镜头关闭,不再顾及孤独的孤鸾。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外貌和心情,用到了一些文风优美的词句,如“玉钗低垂”、“罗幕半垂”等,表达出他对自身的愁苦的心情和内心的矛盾纠结。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惆怅的心情和思念的情感。他感叹自己终究是有所追求的,可以放下一切,投身于某个人的珮子之中。然而,他只能以头做为回应,低头对着弹奏的秦筝,萦绕心头的只有明发的烦忧,随着某个人的离去,悄然地逐渐淡出人世。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物和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清新、哀伤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哀愁、思念和内心的苦闷,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作者介绍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孙光宪的诗词成就

  孙光宪是一位著名的词人,是花间派中较有个性和成就的词人。毛泽东曾抄录他的《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孙光宪素以文学自负,处荆南,怏怏不得志,认为在诸侯幕府中不能展示他的文学才能。他每次对知交说:“宁知获麟之笔,反为倚马之用。”他常吟刘禹锡诗:“一生不得文章力,百口空为饱暖家。”

  孙光宪好博物稽古,嗜经籍,藏书数千卷,有时亲自抄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他自号葆光子。他著有《荆台集》、《橘斋集》、《玩笔佣集》、《巩湖编玩》、《北梦琐言》、《蚕书》等。孙光宪善词,蜀人编辑《花间集》,收录了他的六十余首词。十国词人,除西蜀与南唐外,其他只有荆南光宪一人而已。

  孙光宪有怎样的文学思想呢?他认为对文学应该守寒素之心,无躁竞之心,才能达到最高境界。他的词既有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的华丽香艳,又比其他“花间派”词题材广阔和充实。有不少词反映了社会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开拓出了新的意境。如《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边草白,朔天明,马蹄轻。鹊面弓离短韔,弯来月欲成。一只鸣髇云外,晓鸿惊。帝子枕前秋夜,霜幄冷,月华明,正三更。何处戍楼寒笛,梦残闻一声。遥想汉关万里,泪纵横。”

  孙光宪的笔记《北梦琐言》一书记录了不少唐代的政坛、文坛和民间的掌故,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北梦琐言》中有一则《破天荒解》说:“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曰‘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这是“破天荒”一词的最早记载。

  孙光宪词以情景交融、婉约缠绵见长。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萨蛮》、《虞美人》、《酒泉子》、《清平乐》、《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应天长》等。其中《清平乐》写一青春少女因为“连理分枝鸾失伴”而产生的春恨愁思,“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凄凄”,写得极其哀婉,令人同情。

孙光宪的生平

  《仁寿县志》第27编有孙光宪传,其中介绍了孙光宪30岁前的有关情况。说:孙光宪祖上数代都是农民,少年时很争气,勤奋苦读。后来,少年孙光宪翻越二峨山,负笈远行,开始了为期10多年的游历和求学生活,在资州、成都等地,以文会友,结识了一些当时蜀中较为有名的文人前辈。特别在与当时在前蜀国朝廷中担任官职的牛希济、毛文锡等人交往过程中,孙光宪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在词上崭露头角。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醉入花间。他所做的一首《浣溪沙》记录了自己早年蜀中生活的一些真实:

  “十五年来锦岸游,来曾何处不风流,好花长与万金酬。满眼利名浑幸运,一生狂荡恐难休,且陪烟花醉红楼。”

  这样的生活,孙光宪在成都大约过了15年。他在狂放颓废中自我挣扎,却无可奈何。后来,孙光宪离开蜀都,翻越秦岭,抵达秦陇,开始了他的山水游历生活。详尽领略西北秦陇风土人情之后,孙光宪放下了文人斯文与清高,在凤城东谷一带与当地的山人道士以及土匪强绅互相往来,为他后来的著述积累了丰富素材,开阔了胸襟。

  公元925元(同光三年),王衍降唐,前蜀国的历史走到尽头。这一年,孙光宪正好30岁,正值一个人做事的盛年。作为一个落魄的前蜀旧吏,蜀中和陵州都没有他的舞台了,便从嘉州乘舟南行,前往江陵避乱,这一走就是40多年,此后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直至去世。

  孙光宪唐时为陵州判官,有良好的声誉。后唐时(约926年左右),避难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梁震推荐他到南平国武信王(即高季兴,858—928,五代时荆南国的建立者)处任书记。武信王大造战舰,准备与楚国开战。孙光宪谏议:“荆南遭遇战乱割据之后,国王实行休养生息,国民才有了安宁的生活。如果又与楚国断交,一旦别的国家乘机而来,是很值得忧虑的。”武信王才终止了这个念头。

  文献王(高从诲)接替王位,遇到梁震请求退休,因而都把政事委托给孙光宪。文献王一直羡慕楚王豪华奢靡,对官员说:“如果像马王(应该是指五代时楚王马殷的之子),可称大丈夫了。”孙光宪说:“天子与诸侯,按礼制应有等级差别。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只知道骄奢淫逸,僭越礼制,只求一时的快乐,不知何时危亡,又哪里值得羡慕呢?”文献王忽然醒悟了,说:“孙公的话是对的。”文献王很久一段时间一直悔恨自己的错误思想,感谢孙光宪的及时提醒。

  孙光宪在南平国侍奉了三位国王,都处在幕府中,分别任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等官职,国王赠紫金鱼袋。

  高继冲当国王时,宋太祖派慕容延钊等平定湖南,借道从荆州过,约定士兵从城外经过。大将李景威劝高继冲严密防备。孙光宪呵叱他说:“你是峡江的一平民罢了,怎么知道成与败!中国从周世宗以来,已有统一天下的志愿。何况宋太祖秉承天命,真主出现了!王师不是轻易能抵挡的。”因而叫高继冲去了解情况,封府库以待,将三州之地都献给宋朝廷。宋太祖嘉奖孙光宪统一的功勋,授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刺史,赏赐礼品,增加待遇。孙光宪在黄州也治理有方。

  开宝元年(公元968),孙光宪被推荐为学士,未及召见即病逝。

孙光宪的藏书故实

  长于词学,其词大都收于《花间集》中,但在风格上与该集中的多数作品的浮艳、绮糜有所不同。藏有数千卷,多自抄写,校勘图书,老而不废。史称“每患兵戈之际,书籍不备,遇发使诸道,未尝不后加金帛购求焉,于是三年间致书及三万卷。”著作多佚,有《荆台集》、《巩湖编玩》、《笔佣集》、《橘摘集》等,今仅存有《北梦琐言》30卷,记载唐五代政治逸闻、社会风俗、诗文趣事等,富有史料价值。又撰有《续通历》,于太平天国初被毁。

诗词推荐

十日狂风才是定,满园桃李纷纷。黄蜂粉蝶莫生嗔。海棠贪睡著,留得一枝春。便是徐熙相对染,丹青不到天真。雨余红色愈精神。夜眠清早起,应有惜花人。

临江仙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临江仙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阃外君弥重,尊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临江仙

吾生岂鹰氈,胡为见羁绁。题鞭古胜地,落帽秋佳节。一为尘事牵,坐叹高会缺。天兼水澄淡,树与堤曲折。萸房露应重,菊艳晨可撷。嘉景成想像,清樽废提挈。阴风吹北园,众槁声切切。把酒望霜空,冥鸿溯辽碣。

临江仙

比如去岁前年,今朝差觉门庭静。玉轴锦标无一首,知道先生还佞。假使文殊,携诸菩萨,来问维摩病。无花堪散,亦无香积斋衬。回首雪浪惊心,黄茅过顶,瘴毒如炊甑。山鬼海神俱长者,饶得书生穷命。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

临江仙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自言乡里本燕赵,少小随家西入秦。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十三兄弟教诗书,十五青楼学歌舞。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

临江仙

三分芳髻拢青丝。花下岁仙姿。殢雨情怀,沾风踪迹,相见恨欢迟。能言艳色如桃李,曾折最先枝。冶叶丛中,间花堆里,那有者相知。

临江仙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临江仙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知。春风撩乱伯劳语,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借如死生别,安得长苦悲。噫春冰之

临江仙

水泛牌头五里亭,尚留破庙压空坰。松萝阴覆鸦群怪,里社声传土偶灵。幡袅欹竿三丈赤,溪分荒藻数丛青。头陀强解愚夫卜,瓶缶花香带肉腥。

临江仙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临江仙

昔设黄婆旧酒垆,如何今日似蓬壶。只因王郭仙人过,化作青城上帝都。

临江仙

自君之出矣,瑶瑟尘满柱。思君如回风,旋转无定处。

临江仙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黄花寒后难逢蝶。红叶晴来忽有蝉。韩康助采君臣药,支遁同看内外篇。为问潜夫空著论,如何侍从赋甘泉。

临江仙

举目凄凉入破门,鲛人一饭尚知恩。闲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兰荪。壶觞笑咏随风去,唯有声声蜀帝魂。寒莎野树入荒庭,风雨萧萧不掩扃。旧径已知无孟竹,前溪应不浸荀星。精灵消散归寥廓,功业传留在志铭。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临江仙

疾风三日横吹雨,竹倒荷倾可怜汝。空堂无人夜向中,卧看床前烛花吐。壮怀耿耿谁与论,榰床老龟不能语。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吒喑呜气吞虏。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

临江仙

二年岐路有西东,长忆优游楚驿中。虎帐谈高无客继,马卿官傲少人同。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此去此恩言不得,谩将闲泪对春风。

临江仙

雪扑片鞍岩涨沙,不辞天阙去程赊。江梅笑处人为客,仙桂香时雁到家。秦地少年应辨酒,江南词客好酬花。锦衣彩仗还乡路,欲访萍踪问钓槎。

临江仙

苔根跨阶发,白雨满四帘。春眠懒下枕,日午谁开帘。浮尘裹酒榼,馁虫镂书籤。荣荣岂不欲,非义固所嫌。

临江仙

愁多却讶天凉早,思倦翻嫌夜漏迟。何处山川孤馆里,向灯弯尽一双眉。

临江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