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曾协的《拟古六首(其六)》
拼音和注音
rì yuè wú shí tíng , piāo hū chéng lóng d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隆冬:(名)冬天最寒冷的时期。[近]寒冬。[反]盛夏。
日月:1.谋生之道,生存。2.天体,即太阳和月亮。
无时:不定时,随时。不知何时。不逢时会。没有一刻;无有一时。
飘忽:(动)①(烟云等)轻快地移动:缕缕青烟,在山谷中~。②摇摆;浮动:~不定。
曾协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原诗
日月无时停,飘忽成隆冬。
烟云惨不舒,暮雪陵飙风。
永怀皲瘃忧,藉此衣褐重。
蛰虫逐微煖,地底度岁穷。
饮啄却外物,一气常自充。
人貌肖天地,不能保微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