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作品评述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欣喜地遇到了聪上人,与他一同向柏梁山的庙宇朝拜。山中的石室无人问津,却有一条绳床上躺着一只睡着的老虎。阴崖常年积雪,但却有一条枯涧中涌出清泉。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在佛法筵席上共欢共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薛明府一同前往柏梁山拜访聪上人的情景。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次相逢的喜悦之情。柏梁山是佛教圣地,因此师法聪上人加以拜访。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庙宇附近的景色,石室空无一人,表示此处荒凉。然而,庙宇附近的绳床上躺着一只老虎,揭示了这个地方并非无人问津之地,而是有着危险和神秘的存在。阴崖上积雪不化,说明此处严寒,但却有一条自枯涧中涌出的泉水,显示了自然界中的奇妙之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和薛明府共同追求佛法的心情,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在这个佛法盛宴中相聚欢乐。

整首诗以描写景色的方式,通过言语和对比,呈现了柏梁山的荒凉和危险与其中的奇异之景。诗人运用这样的描写方式,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与薛明府共同追求真理的共鸣和喜悦之情。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不见夫君岁月过,举头相望隔山河。人来人去书长到,江北江南情若何。铁砚功名当自许,铁囊诗句不须多。家风正待吾曹振,莫漫寻常费琢磨。

温柔乡里睹春容。无语闲将脚带松。魂梦阳台迷暮雨,丰姿洛浦挹仙风。追陪梅下黄昏路,仿佛槐安富贵宫。旧恨上心空有感,扫除全付一杯中。

彭城庵主。喜舍花园庵舍做。设此良缘。种下将来福禄田。全家修善。正是修行真地面。更好清心。神气冲和上宝岑。

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屋传呼迟。不如拂袖穿云去,说与落花流水知。

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

本随馹使上长安,非到中途意便阑。为念征夫行旅苦,与生满舌绕牙酸。

健论开仍阖,清规高更寒。抗章胡未报,忧世可能宽。收用今宁晚,飞骞尚会看。自怜千虑短,所愿一枝安。

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后雕虽尔德,曷补蕙兰伤。

不待人询,须当自问,如何用意图财。若非奸狡,无有自然来。心起悭贪嫉妒,宁思想、横祸非灾。欺天地,暗怀狠毒,怎不落深崖。阴司悬业镜,难谩难唬,难闲难推。却不如闻早,省悟心灰。物外追陪霞友,论长生、脱免轮回。修功行,不忘初志,定是赴蓬莱。

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断际全机继后踪,持来何必在從容。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

身世飘浮水上蓬,间中清事有谁同。吟窗梦草添诗料,画笔生花奋化工。酒后乌鸟时击缶,愁来咄咄自书空。园林寂寞春何处,春在桑麻雨露中。

尽说灵踪妨画图,幽奇高尚义群居。山林总是神仙隐,礼乐爰修周孔书。解驾十年惟壮士,担簦千里结名庐。功成霄以非常事,对此那堪不我欺。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城中医绝少,堪惜尔雕零。

般若大神珠,分形万亿躯。尘尘彰妙体,刹刹尽毗庐。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窃禄偷安到白头,一闻高韵使人羞。如今便欲归休去,已愧迟君八九秋。

风流从事季长家,绕遍官居种尽花。应为清才无比敌,拟将文彩竞春华。

余行江左路,曾涉蒋山椒。野逸思乘蹇,仪型想冠貂。帖窥藏五世,诗续咏前朝。永日欣无斁,巾欹膝屡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