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
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
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
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
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
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
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
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
每来寻洞穴,不拟返江湖。
傥有芝田种,岩间老一夫。

作品评述

《华山》

青苍河的一隅,
气势如何难形容。
卓绝的三座峰峦崛起,
高峻而奇特的四座山岳无与伦比。
力量仿佛托举着天界,
气势独压着中部地区。
众多的水流东西奔流,
众多的山峰近远而至。
天空回光照耀着星宿,
大地耸立着百灵神助。
石壁上的云霞美丽绚烂,
龙潭中的雨雹粗糙而猛烈。
清澈纯净,临近着甸服,
险峻坚固,束缚着神都。
浅显地感受到川原的与众不同,
深沉地体会到日月的差异。
仙鹤归来,与青霭合为一体,
仙人离去,白云孤伶伶。
瀑布斜飞似冻结,
松树长在倒挂之中已枯死。
每次来到这里寻找洞穴,
从未有意回到江湖之中。
倘若有机缘在此种植仙草,
寻找在岩间的一位老人。

诗意和赏析:
《华山》这首诗以华山为题材,描绘了华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景色,展示了华山的壮丽和与众不同之处。诗人以精炼而准确的语言,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众多的对比手法,如卓绝三峰与高奇四岳、力疑擎上界与势独压中区等,使诗词充满了力量感和美感。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华山的喜爱和留连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妙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一首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千年支许事如新,欲作前游漫历旬。雨带黑云障俗客,猨呼飞鸟伴幽人。从容剧论知何日,感激佳篇慰此辰。四海声光非凿齿,道安名重若为亲。

芳蕤何茜绚,尤物真旖旎。五叶映雕栏,三桠骈粉蕊。妍分春月魄,香彻肌骨髓。壁观艳成魔,鹤林神作祟。岂特梅可簪,殊胜麝多忌。野藋与戎葵,犹堪解其秽。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昔上瞿塘滟预堆,盘涡如井放船开。山行欢喜今非错,备见梢濆撆漩来。

廼先天皇君,万有七千祀。迄彼大庭时,对於葛天氏。邈计几何年,是生余小子。上清太极公,造道穷天髓。有晋勾漏侯,炼丹极地肺。岂曰其云仍,容或有肖似。阿亾昔吞月,诞日非指李。少长异强袌,世家得源委。谁言空桑生,乃嗣白仲理。少传仕唐朝,香山号居士。不曾受衣盂,漫自

悃愊古循吏,宽和乡善人。鸾宫六老会,月墅四时春。转眼园松老,惊心宰木新。来迟伤杜牧,宾主总成尘。

二图心悟非师传,子若通之可以仙。欲向丹房供洒扫,老人炉灶坏多年。

倾檐缺吻护奎文,金碧浮图暗古尘。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

太湖之岸环□县,君所佐县为最雄。其民无不挟利刃,往入杀人白昼中。荻浦盐丁更狞恶,轻舠出没洪涛风。迩来清霜冻天地,一扫蚊虻销昏雺。承平难治乱后易,况今官制权任同。临尹丞簿设四职,圜坐决事皆宰公。三可一否或二否,掀案掷砚纷相攻。北人欺南恃气力,但亦颇畏明与聪。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了却儿痴外。撰园林、亭台馆榭,谩当吾世。红楯朱桥相映带,人在百花丛里。更依约、垂杨衬水。桧柏芙蓉橙桂菊,也还须、收拾秋冬意。闲会久,忽惊起。繁华寂寞千年地。便渊明、桃源记在,几人知此。双手上还银菟印,趁得东风行李。看_岭、鄞江澄霁。从此归欤无一欠,但君恩、

相望蜀父老,应嫌驷马迟。三冬辞幕府,千里走京师。富贵那能滞,文章自有知。关山含雪意,别酒对秦姬。

赤绂银章玉骨寒,焚香再拜泪汍澜。黄花郪县仍羞见,好月鄜州只独看。可是一生长客路,故应千古恨儒官。蚤知涉世元如此,悔不霜林斫钓竿。

林鸦泊泊飞,剩欲送斜规。城头八九子,月中三币枝。嚮晨常自警,邻暝不应移。王孙无巧弹,此夜正羁雌。

赤手开荒径,朱门照广津。两班通印绂,三桂袭簪绅。寿考尊乡曲,光华劝邑人。我生当恨晚,犹及望灵椿。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幙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谩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修短皆由命,暗怀师出尘。岂知修道者,难免不亡身。永秘黄庭诀,高悬漉酒巾。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

郡县本来同一体,何须催赋属州家。如今已许从民便,升斗须防颗粒加。

毗蓝园里不曾生,双林树下何曾灭。不生不灭见瞿昙,眼中又是重添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