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赠张逸人

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
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
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
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

作品评述

《湘中赠张逸人》
羽衣零落帽欹斜,
不自孤峰即海沙。
曾为蜀山成寓迹,
又因湘水拟营家。

鸣琴坐见燕鸿没,
曳履吟忘野径赊。
更爱扁舟宿寒夜,
独听风雨过芦花。

该诗是唐代黄滔创作的一首诗词,向张逸人赠送。诗人以湘中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思。

诗词中的“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描绘了诗人形单影只的形象,抒发了孤独寂寥的心境。

接下来,“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旅居蜀山,后来又在湘水旁边打算安家的情感。这里的蜀山和湘水都是山水名胜,代表了美好的所在。

“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诗人抛弃了琴,坐在那里看燕子和雁子飞过,引申出了离散的思绪。曳履吟忘野径赊,意思是在长途旅行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最后两句“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在小船上宿营的钟爱,并独自倾听着风雨过去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清幽之感。

整首诗描绘出了诗人孤独寂寥的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离散思乡的失意。

作者介绍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昭宗干宁二年,擢进士第。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集十五卷,今编诗三卷。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破屋支撑风雨余,世间种种不关渠。忍饥要惯无他术,过午未炊犹读书。

浩浩水千里,层层堤几重。谁为此过颡,曲障尔朝宗。浪散忽成雪,潭昏那见龙。浮山何足论,圣德务含容。

大患都缘有此身,笑看身外假为真。梦中更作西湖梦,谁谓先生不到闽。

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东都旧住商人宅,南国新修道士亭。凿石养峰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古来隐者多能卜,欲就先生问丙丁。

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杀风景处君知否,正伴邻翁救麦忙。

三衣终日护,白社踵东林。净业心无住,清斋力不禁。莲香秋观静,松吹石桥阴。见说溪南虎,时来听梵音。

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西峰稍觉明,残滴犹未绝。气侵瀑布水,冻著白云穴。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想彼石房人,对雪扉不闭。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昔年因读昌黎文,知有训狐犹未真。客堂昨夜灭烛后,一声窃发诚惊人。慈母入席匪虚语,据此麄暴谁敢闻。杀人之子养尔子,天地不管胡为仁。岂无鹰隼善搏击,去路昏黑难相亲。亦有弓矢可弹射,欲恐误中东西邻。我今独处虽无惧,聒不得睡宁不嗔。尝闻凤凰百鸟君,丹穴万里谁能言。

似闻药病已投机,牛斗蛇妖顿觉非。李贺固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惊逢白璧山千仞,会见黄金带十围。扣信诗书端作祟,孰知糠籺亦能肥。

番国英豪富鲁儒,同时举送起乡闾。文章耻学扬雄赋,议论羞谈贾谊书。喜得明珠三十六,恨遗壮士二千馀。送君直上青霄去,行看归乘驷马车。

邻霄台下罢登临,一曲离歌泪满襟。芳草怀人频积梦,流年远别又惊心。春城雁去余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

露水荷叶珠儿现,是奴家痴心肠把线来穿。谁知你水性儿多更变:这边分散了,又向那边圆。没真性的冤家也,随着风儿转。

客云自孔氏,不觉喜逢迎。止宿见二子,孰云无世情。

束带还骑马,东西却渡船。林中才有地,峡外绝无天。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他乡悦迟暮,不敢废诗篇。

绝怜倦翼晚风高,解枼归来得故巢。物态随人也欢喜,游丝不住舞蠨蛸。

梦事回头堕渺茫,松间梅畔放清狂。直须添竹成三友,不必栽槐待二郎。老爱家山安畏垒,早知世路险瞿唐。人间腥腐如何向,莫怪灵均葺药房。

坡谢无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栏干。溪声到耳三更雨,岚气沾衣六月寒。酒酿可呼仙子饮,池深怕有老龙蟠。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纵游人一饷观。

夙世冤憎,聚头合脑。面面相看,说个甚麽。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迢递高楼上,萧条旷野闲。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