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亭

鸳瓦虹梁计已疏,织茅编竹称贫居。
剪平恰似山僧笠,扫静真同道者庐。
秋晚卷帘看过雁,月明凭槛数跳鱼。
重门公子应相笑,四壁风霜老读书。

作品评述

茆亭,宋代至元时期人物徐夤的作品。诗意为描述作者贫苦的居所和对道士独处的向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述作者的居所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贫苦清寂的生活情趣。首四句描绘了作者居所茅亭的简朴和简陋。茅亭上的鸳鸯瓦已经破损,而虹梁的计算也是松散的。茅亭是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贫苦。之后的两句通过比喻,将作者修整好的茅亭比作山僧的斗笠,清雅质朴。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居住在这样的地方,追求一种清静和道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整首诗形象明确,描绘了作者生活的真实情况和内心的向往。

中文译文:
茅亭上的鸳鸯瓦已经破损,而虹梁的计算也是松散的。
茅亭是用茅草和竹子搭建的,称之为贫居。
修整好的茅亭就像山僧戴的斗笠,清雅质朴。
扫地的时候真的感觉像道士一样。
秋天傍晚,在卷帘后看过飞过的雁群。
月亮明亮地照着槛,数着跳跃的鱼。
有人看到我这么简陋的居所,一定会笑话我的。
但这里的风霜墙壁见证了我岁月的沧桑,和我读书的坚持。

作者介绍

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干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畧,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着有《探龙》、《钓矶》二集,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门外霜风猎猎声,拥炉坐对一灯明。閒思浮世古今事,倦听荒城长短更。满榻诗书终有味,半生名利竟无成。从人笑三我冠别,虽不趋时却自清。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

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

故阁峥嵘已劫灰,又看新阁上烟煤。断碑无日不浓墨,古砌新秋犹杂苔。江阔鸟疑飞不过,风轻帆远趁先开。天高地迥诗囊小,收拾不多空一来。

四邻无俗迹,终日大开门。水晚来边雁,林秋下楚猿。一家随难在,双眼向书昏。沈近骚人庙,吟应见古魂。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琴弹碧玉调,炉炼白朱砂。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去看仙葩。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意行非夙盟,一见眼双青。款接生如熟,高谈醉易醒。夜床清老梦,晨粥洗余腥。须践杨梅约,重来水月亭。

竹里高亭灯烛光,月移花影上西厢。蔗浆金碗冰盘冻,始信人间五月凉。

月华池。浴灵龟。口吐祥云化玉霓。神光耀紫微。昱朱衣。蔽冰肌。绰约随风天外飞。琳宫自有期。

终日冲奔浪,何年坠乱风?谢公堪入咏,目极在云中。

得酒犹堪尉倦游,长亭直为故人留,烟尘几处兵犹斗,风雨一年春又休。尚记虎头初掷笔,终怜猿臂未封侯。离歌唱落榆关月,可是君心耐得愁。

且宽沈簿领,应赖酒如渑。春夜霜犹下,东城月未升。清言饶醉客,乱舞避寒灯。名字书仙籍,诸生病未能。

木落川空亦大奇,坐中亡酒客须追。非渠江汉孟东野,孤我南山韩退之。

木叶秋容瘦,客怀思故乡。淡云微见月,薄露不成霜。忽忽朱颜改,悠悠白日长。空心仍独夜,减尽昔年狂。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鸣咽为何人?湘娥不葬九疑云,楚水连天坐忆君。惟有啼乌旧名在,忍教呜咽夜长闻。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纵沉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高节耸,清名邈。繁李俗,粗桃恶。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关外垂杨早换秋,行人落日旆悠悠。陇山高处愁西望,只有黄河入海流。

醉境直连梦,朦胧暗自猜。行阶方识雨,讯客始知雷。湿柳数声滴,泫花一朵开。向人曾乞竹,宜趁此时栽。

老去惟思彻骨清,便无弱水限仙瀛。士龙犹记当时梦,梦想如今海上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