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夜月楼台,夕阳庭院。
都将前事思量遍。
当初识面待寻常,争知识后情如线。
只怕梅梢,参横斗转。
催人归去天涯远。
断肠当在别离时,未曾说著肠先断。

作品评述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何梦桂。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的月亮照耀楼台,夕阳洒在庭院里。
都将前事反复思量。
当初我们初次相见时,态度平常,争相了解对方。
谁知道后来的感情像一根线,牵扯不断。
只怕梅花的枝条,在争斗中纠缠不清。
催促着人们回到遥远的天涯。
心痛常常发生在离别时,却未曾说出心痛先于离别。

诗意和赏析:
《踏莎行》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通过对楼台、庭院、月亮和夕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回顾过去,思考着曾经的经历,包括自己与他人的相遇和情感的发展。他们最初的相识很平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情感逐渐深厚,如同一根牵连不断的线。诗中提到的梅花的枝条参横斗转,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纠结的情感状态,使人难以割舍离去。最后两句表达了心痛常常发生在离别时,但未曾说出的心痛却早已发生。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内心的挣扎。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忧思之感,引发人们对于人情世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踏莎行

梧桐倾鸣凤,鸣凤邀高翔。微虫缕众叶,玲珑秋日光。本性苟不易,憔悴庸何伤。

踏莎行

山中何所有,古松与清泉。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临流或倚树,物我两悠然。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

踏莎行

文星又转作郎星,晓握兰香上玉清。屹立太微东北角,是非时与上台争。

踏莎行

平旦面数箸,晡时饭一杯。枝梧长日过,怅望早秋来。团扇寻诗写,缁巾借样裁。惟应水边坐,待得市船回。

踏莎行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踏莎行

早岁蜚声应宿郎,至今鸡舌尚含香。未应驷马夸流俗,只为慈亲乐故乡。

踏莎行

斗峰遥忆旧松台,为劝农耕特地来。短李高名光翠壁,伪刘陈迹没苍苔。洞天日永风埃净,岩壑云收霁色开。好景最宜供宴赏,操觚欲赋愧非才。

踏莎行

来访双成宅,溪流绕故山。玉真归帝所,金鼎落人间。云气生窗户,松声记佩环。神仙在何处,且得片时閒。

踏莎行

冰枯雪老尚天台,使我诗肠日九回。归去来兮须岁暮,岁云暮矣不归来。

踏莎行

杜门十日疾,因得观妄身。勿云千金躯,今视如埃尘。平生老赤脚,每见生怒嗔。挥汗煮我药,见此愧其勤。

踏莎行

发白面黄,鼻直口方。云水精神老,丛林气味长。青蛇露时星烂烂,白鸟没处烟苍苍。印空有据,印泥成章。家家门前柏树子,岂独赵州能对扬。

踏莎行

联镳小憩定林庵,祗欠携壶太子岩。禅律兵机非二致,山僧笑我饱曾参。

踏莎行

夜雨昏昏欲雪天,数家灯火北山前。乡心认作桑麻路,忽有湖船奏管纮。

踏莎行

树色已非昨,虫声不忍闻。乱鸦投急景,老树淰长云。百顷青黄半,一村晴雨分。凭阑新得句,书赠特山君。

踏莎行

万条银烛间灵旗,一片清香匝玉墀。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

踏莎行

寄语林为靖,梅花几度间。黄金台下落,应是不归来。

踏莎行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踏莎行

九曲诸峰向背殊,丹青虽巧不能模。堂堂标致高如许,灵迹何须问有无。

踏莎行

将谓清风全扫地,世间今复有虑鸿。

踏莎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