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彭尉轩壁三首

轩成首作梅仙客,再到园池更可观。
日有脊令栖小树,时看鸂鶒下前滩。

作品评述

《题彭尉轩壁三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彭尉轩壁的景物为主题,通过对梅仙客、园池、小树、鸂鶒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幅自然景观的美丽画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轩成首作梅仙客,
再到园池更可观。
日有脊令栖小树,
时看鸂鶒下前滩。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彭尉轩壁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的图画。首先,诗人提到了梅仙客,梅花是冬季中的一抹鲜艳,象征着坚强和勇敢,梅仙客的到来使得轩壁的景色更加美丽。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园池,园池通常是指庭院中的水池,意味着富饶和宁静。园池的存在使整个环境更加宜人宁静,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闲适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脊令栖小树。脊令是一种小型的鸟类,诗人以小树为它们的栖息地,突出了这些小鸟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小树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希望的成长,与梅仙客、园池相互衬托,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诗人提到了鸂鶒下前滩。鸂鶒是一种水鸟,它们在前滩上活动,形成了一幅活力四溢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梅仙客、园池、小树和鸂鶒等元素的描写,展示了彭尉轩壁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和生机勃勃的氛围。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以及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享受。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玉琯葭灰昨夜吹,日华光暖向阳枝。东君乱点丹青笔,真宰忙挥造化椎。红日暗长人不觉,好花偷发蝶先知。后园无限桃兼李,留待新恩得意时。

蒲柳深复淡,桃李白间红,东皇一税驾,万物酣春风。烟村在何许?小屏团扇中。一笑唤稚子,相扶上短篷。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

华郭春光欲暮时,采绳争蹴夜忘归。佳人不道罗纨重,擬共杨花苦斗飞。

平时漫诧跳梁去,末势宁逃死弃如。但遣鲸鲵绝吞噬,茫洋春泽尽嘉鱼。

武陵樵客出桃源,自许重游不作难。却觅洞门烟锁断,归舟风月夜深寒。

一夜春风满帝都,禁林清晓宴簪裾。玉堂乍到惊凡目,金锁徐开见御书。四字骊龙争夭矫,两篇琼树斗扶疏。词臣此会人应羡,圣主多才古不如。日上花砖帘卷后,柳遮铃索雨晴初。阁前吟罢先沈醉,忘却西垣有直庐。

储副豫定,器之公兮。册授孔时,礼之隆兮。天步迟迟,旋九重兮。寿祉万年,德无穷兮。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千金常恨邻难买,一笑那知盖已倾。

玉泉寺中三钮铜,十年解池讨业龙。当时何不佐取流马出,火德重开两都日。玄潭观中半圭铁,千年龙沙拟蛟孽。当时何不唤取泉阿归,汛洒河洛风雷飞。白衣摇櫓天难料,鸡犬云中帝亲召。汉陵无树兮晋国成丘,待侯不来兮仙又竟去而莫留,徒使我百世而下生閒愁。荆州看印心尚烈,洪州

我往才秋莫,君来恰岁寒。离鸿书落莫,归马路平宽。白社论心易,文坛出手难。近来诗思涩,风雪立雕鞍。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李勃隐居庐山,泉石奇胜,今栖贤寺其故居也。〉及为九江太守始营东湖,风物可爱。

也知无鬼瞰高明,纸阁中间万事轻。不愿人呼贵公子,只图身作富书生。

字民无异术,薄敛与宽刑。宓子琴犹在,蒍于歌重听。瘴云消昼黑,毒草变春青。万里南中路,秋风几驿亭。

当时邂逅已心倾,别后逢人问去程。顾我拙疏非世用,喜君明悟自天成。十年不见怀芝宇,一笑相逢付曲生。暂尔就闲宜自爱,上方着意擢豪英。

自惜孤寒士,栖栖到老休。生前浩然弃,殁后所忠求。臣草金允赦,帝临丹凤楼。追怀稀阔遇,恨不杀身酬。

蘋汀游女能骑马,传道蛾眉画不如。宝扇真成集陈隼,史臣今得杀青书。

修竹长松十里阴,任敦烧药洞门深。独闚金版惊人语,能到青霞出世心。鸡犬亦随云外去,蓬瀛何必海中寻。丹楼碧阁唐朝寺,钟呗香花满旧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