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
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
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
五陵年少夸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作品评述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风景在帝都里二月份是新鲜的,
西湖畔有很多人一队队地踏青。
杏花开放的时候常常下雨,
杨柳被种植在门墙旁边,春天容易获得。
或真或假,这些都是尘世间的事,
无限而无法达到的是陶醉中的自我。
五陵年轻人夸耀自己的壮举,
而孤寂的是诗人戴叔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诗人以帝都为背景,描述了二月新春时节的风光景色。西湖是杭州的一处著名风景区,踏青人们络绎不绝,给人一种欢乐、活跃的感觉。杏花开放的时候常常下雨,这种情景给人一种柔美和清新的印象,同时也暗示了事物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诗中提到的杨柳是一种常见的春天景物,它们被种植在门墙旁边,易于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境。诗人认为尘世间的事物或真或假,无论怎样,都无法达到真正的陶醉和超越。这种陶醉是一种自我融入大自然、忘却尘世的心境,是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功利心态的追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最后两句写出了五陵年轻人夸耀自己的豪举,与诗人自己的孤寂形成对比。五陵指的是五陵县,是当时富庶的地方,年轻人在那里夸耀自己的成就。而诗人戴叔伦则以寂寞的身份存在,他是一位诗人,可能因为对现实的超越而与世隔绝,孤独寂寞。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对于物质追求和功利主义的批判。

整首诗词以春天的景色为线索,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精神追求的表达。通过描述春天的美景,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境界。

诗词推荐

日色全无热,秋凉不似初。行人惊翡翠,掠水度芙蕖。平野一回顾,远山千有余。谁令贪眺望,却道废看书。

芳条得意红,飘落忽西东。分逐春风去,风回得故丛。明朝金井露,始看忆春风。

晒衣台上草春深,天遣诗人近士林。宇宙中间千万变,长歌收拾付閒心。

已成倦鸟不知还,碌碌无奇合抱关。五斗未供鸡鹜饱,一身长占簿书间。何妨使我留东阁,久自从公仰泰山。佳句传来浑舍喜,亟将病目洗斓斑。

清江涵德泽,嘉瑞效灵龟。巢叶形偏小,如金色最奇。玉灵惭异质,绎属近幽姿。骑置遥承献,观图仰帝祺。

报我新诗疾转舠,论文始信赖薰陶。追风定见骥千里,鸣野今闻鹤九皋。看剑为君倾薄酒,张弓何日畏春醪。不烦更问珊瑚树,旧绣年来拆海涛。

恩分千里赏犹轻,好建精思李柏亭。日映普壶融皎洁,风临玉树发葱青。高名竞慕蒲葵扇,雅操宁施刻镂屏。梦得惠连青草句,虚传李白是金星。

辞棘鸾飞远,重来棹雪舟。政声清似水,官况冷於秋。谱系王侯贵,文章班马流。赈民问钱谷,名已在金瓯。

种传董奉术韩湘,顷刻能开锦绣香。好画团圆明月夜,中秋天色变春光。

何处人间淑景新。韶光都付牡丹春。后庭花老空琼树,曲水江深见丽人。金屑粉,麝香裙。近前细看倒芳尊。惜教赤壁矶头月,吹散春风陌上

鼠社不可熏。

行人莫叹前朝树,已占河堤几百春。惆怅题诗柳中隐,柳衰犹在自无身。

翠苹风起落残红,秋月正圆秋气中。但怪肩吾轮桂长,未容文举酒樽空。帆归南浦潮回北,人散西桥斗转东。乌鹊高飞惊远目,误疑天际有来鸿。

夷齐值明时,饿死西山阳。四老生乱世,采芝以徜徉。李业遇公孙,欲盖反受殃。严陵辞故人,万古清名扬。性也实有命,君子顺其常。漫漫云间鸟,冥冥随风翔。海宇岂不宽,六翮有短长。浩歌向日月,曲尽意茫茫。

自古皆有死,载歌酹清觞。嗟予早失怙,艰阻亦备尝。母兮岁六十,终古青松傍。陟冈恸伯氏,忘簪悲孟光。后波逐前波,同归溟漠乡。飘风相飞旐,举铎声央央。

山川未为远,在此轩楯中。我觉千岁近,民今三代同。

兔丝附青松,松高丝亦长。何意秋风来,委蔓随飞霜。海行无信风,春行无信时。瑶轸曾误人,勿复欺新知。事君以红颜,欺我以白头。有夫莫令客,客心不可柔。

鞭罢泥牛无好春。草青空入梦中频。从今更有二分尘。我自醉眠那问客,身犹如寄更谁亲。百年同是可怜人。

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忆作千金子,宁知九逝魂。虚闻事朱阙,结绶骛华轩。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今成转蓬去,叹息复何言。

未央宫殿金开钥,诏引贤良卷珠箔。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万年枝影转斜光,三道先成君激昂。谷永直言身不顾,郤诜高第转名香。绿槐阴阴出关道,上有蝉声下秋草。奴子平头骏马肥,少年白皙登王畿。五侯客舍偏留宿,一县人家争看归。南向千峰北临水,佳期赏地应穷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