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公主和蕃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
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作品评述

《太和公主和蕃》是王建创作的一首唐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太和公主与边塞蕃人相会,
黑云滚滚欲渡黄河,风沙迷眼与雪交相辉映。
琵琶的声音低低响起,泪水湿润了她的歌声,
虽然她伤心欲绝,但她的心思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遭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太和公主与蕃人在边塞相遇的情景。边塞地区常常受到黄河泛滥、风沙袭击和严寒的困扰。诗人通过描写黑云滚滚欲渡黄河、风沙和雪交织的景象,表达了边塞地区的艰难环境和险恶气氛。太和公主弹奏着琵琶,她的歌声低低响起,充满了悲伤之情。她的泪水湿润了她的歌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然而,诗人也暗示出太和公主的心思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遭遇,可能还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艰难环境和太和公主的悲伤情绪,表现了唐代时期边塞地区的苦难和民族的磨难。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黑云、风沙和雪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瑰丽而凄美的画面。太和公主的琵琶声和泪水,更加凸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的心情。诗人通过这首诗词,抒发了对边塞地区和边塞民众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展示了王建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才华。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冰花何事太迟开,肯傍春风脚底来。飞絮漫天轻认柳,落英满地错怜梅。玄冥莫恨空归去,青帝从教倒载回。官冷无毡须一醉,可能来共即时杯。

甲子虽推小雪天,刺桐犹绿槿花然。阳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州雨露偏。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去年轻舳过巫山,今日羸骖度剑关。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决取荣科归旧里,板舆迎侍且承颜。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谁言今无返魂香,年年末上开孤芳。韵高水天冷相照,清极雪月寒交光。姑射神仙莹冰骨,水精宫人素霓裳。迎年送腊各愁绝,付与世间幽恨长。

北风卷尘沙,左右不相识。飒飒吹万里,昏昏同一色。马烦莫敢进,人急未遑食。草木春更悲,天景昼相匿。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览史怀浸骄,读诗叹孔棘。及兹戎旅地,忝从书记职。兵气腾北荒,军声振西极。坐觉威灵远,行看氛祲息。愚臣何以报,倚马申微力。

金威生止水,爽气遍遥空。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夜来万里月,觉后一声鸿。莫问前程事,飒然沙上蓬。

盛服承祀,出自公桑。亿不羽皮,利及万方。百味旨酒,有飶其香。神其歆止,洋洋在傍。

乱壑收云接涨澜,一天风露夜漫漫。金鳖不动涵坤轴,海月腾空万宇寒。

记得儿时诵古诗,其甘如荠谓吾欺。淡交休恨相知晚,携向晶盘笑杀伊。

去国离家路八千,平生不爱半文钱。苍天鉴我无私意,莫使妖禽夜叫冤。

生申时节书云月。惊怪玉梅开不彻。犯寒那得一枝春,要与邦君供胜绝。可轩有个词清切。解送双凫朝降阙。一声声祝一千年,试倩雪儿歌几阕。

一夕庐山宿美庐,美其合二而一乎!美龄美寇斯为美,涂炭涂穷岂异涂?浑身都是人民血,对面犹存虎豹居。中正题名文字在,教材反面胜于无。

居室要须存野意,不求轮奂炳丹青。王侯第宅他崇贵,麋鹿山林我性灵。

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幕下风流法曹掾,坐窗犹未作遨头。

雨凄迷,风料峭。情绪被花恼。白白红红,满地无人扫。可堪解佩盟寒,坠楼命薄,更杜宇、枝头闲火刍。绿阴绕。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怕与春辞,茗芋玉山倒。后期觉做明年,春年年好,却不道、明年人老。

几人到得白头翁,生老疴沉是始终。濁秽腥羶除寿算,悭贪嫉妒转昏蒙。有憎有爱难超世,无慾无情定脱空。幸有天堂地狱路,圣凡迷悟总由公。

冬旱土不膏,爱此春夜雨。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相呼长沮耕,分喜樊迟圃。丰年已在目,亭障静桴鼓。我归未有期,一官寄仓庾。幸复宽简书,不敢恨羁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