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经台

康乐悟玄机,寂寥此栖息。
经翻贝叶文,台近莲华石。

作品评述

翻经台

康乐悟玄机,寂寥此栖息。
经翻贝叶文,台近莲华石。

中文译文:

翻经台

康乐悟玄机,寂寥此栖息。
经翻贝叶文,台近莲华石。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悟禅者在翻阅经书的台上感受到的宁静和灵感。他身处寂静的环境中,闭目冥思,渐渐领悟到佛理的奥妙。他品读经书的文字,仿佛和莲华石上的台子如此近,近到可以感受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禅境和领悟佛理。诗人运用简洁而凝练的文字,表达了禅修者在翻阅经书时的超凡体验。他通过描述禅修者的心境和所感受到的景象,传达了宁静与启发的美好。

诗中的“康乐悟玄机”表达了禅修者的心境。禅修的本质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并通过悟透生命的奥秘来获得智慧。而“寂寥此栖息”则描绘了禅修者所处的环境,这是一个安静与宁谧的地方,有助于他们专注于思考与感悟。

“经翻贝叶文”展示了禅修者所阅读的书籍。贝叶书是佛教经典的一种形式,禅修者通过对这些经书的研读,培养智慧和领悟能力。

最后,诗人将禅修者所处的翻经台与莲华石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禅修者与佛理之间的紧密关系。莲华石是寺庙中常见的装饰物,象征着纯洁与智慧。禅修者与莲华石上的台子如此近,正是因为他们通过寻找平和与智慧,与佛理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境界和体验,通过内省与领悟,使读者感受到佛理的智慧与启迪。

诗词推荐

诏旨今年法祖宗,御前无复旧斜封。震雷惊落奸邪胆,见说崇山放四凶。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小院一枝梅。冲破晓寒开。晚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来。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

盛夏挟骄阳,于以构炎熯。歊尘坌盖,烈御煽云汉。稻颖茁然秀,涸流不胜灌。田畯卹岁功,释耒共愁叹。太守忝农使,闭阁重惭惋。曾是谬政纲,曾是滥囚犴。一食三失匕,冀亦思过半。驰祝诉群望,愿以身塞谴。先帝隐民瘠,致和格灵变。图龙著绘法,令甲布州县。愚计不知出,奉行安

沙穴石窦无限泉,此泉缘底名不灭。庶子去来多少年,依旧清心共泉洁。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赞国经纶更有谁,蔡公相叹亦相师。贵为丞相封侯了,归后家人总不知。

出入离微,偏正之机。变通动静,杀活之柄。飞流电火兮持林际之威权,函盖乾坤分得云门之号令。相随百草头边,恰恰初无欠剩。

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宴馀香殿会鸳衾,荡春心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漫,簇神仙伴。罗裙窣地缕黄金,奏清音酒阑歌罢两沉沉,一笑动君心。永愿作鸳鸯伴,恋情深。

白登计秘自堪羞,相印犹归曲逆侯。安用熊罢三十万,平城遗有子孙忧。

既出院,方见所赋,以“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尚余并字,因为足之楼倚云屏江泻镜。尊俎风流,地与人俱胜。酒力易消风力劲。归时城郭烟生暝。幕府俊游常许并。可惜佳辰,独阻登临兴。妙语流传空叹咏。一时珠玉交相映。

霸业今何在,行成计亦深。秋风吹海水,寒日下山阴。野燎余荒草,孤城带远林。吴仇终克复,不负卧薪心。

今朝又是四月一,那事全然没消息。衲益皮草久不乾,且喜日头东畔出。

羊公民爱深,原叔复善政。缉祠流声诗,才德交辉映。

暄风暖景政春迟,开尽好花人未知。轮与狸奴得春色,牡丹香里弄双儿。

月沉高岫宿云开,万里归心独上来。河畔雪飞扬子宅,海边花盛越王台。泷分桂岭鱼难过,瘴近衡峰雁却回。乡信渐稀人渐老,只应频看一枝梅。

金兵据城坚如石,鞑人人关平如席。秋高塞上沙草愁,夜半军中羽书急。符麟留钥汉宗姓,风鹤为兵谢安侄。貔貅野宿日增灶,鼪鼯陆梁夜鸣镝。肯携金印问钱谷,盍上玉堂调笔墨。时平书生坐迂阔,气盖廷臣工激直。烟尘所喜毛发青,冰雪其清肝胆白。朱雀桥深橘香美,白鹭洲寒荻花湿。

恍惚迷来际,周章失去傍。怕闻行戍远,愁听哭田荒。要挽天河水,方焚玉帐香。夷吾政分阃,吾党讵应忙。

南篇司马青衫湿,北句郎官白发生。堪与江黄永传唱,离骚经外此歌声。

喜韶景才回,章台向晓,官柳舒香缕,正和烟带雨,遮桃映杏,东君先与。乍引柔条萦路。娇黄照水,经渭城朝雨。翠惹丝垂,玉阑干风静,轻轻搭住。到此曾追想,陶潜旧隐,忆隋堤津渡。三眠昼永凝露。更许黄鹂娇语。似怕日暖,飞花成絮,拟雪堆绣户。待放教婆娑,如眉处、笼歌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