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凄凉犯.再吊榆林中忠义》
拼音和注音
yú tái xià 、 qián liú sài wài qiān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塞外:指长城以北地区。
台下:台榭的下面。古时对人的尊称。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
潜流:(名)①没有露出地表的地下水流。②比喻潜藏在内心的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榆溪弥弥。榆台下、潜流塞外千里。
风沙乱搅,浑河同浊,剑花难洗。
牛羊饮水,带人血,胭脂淡紫。
念当年、延绥将士,三万委泥滓。
凭吊驼山下,酹酒黄狐,莫穿蒿里。
泪痕湿处,教无穷、白杨花死。
更恨丛祠,与飞将、而今未祀。
问秦弓、可尚在否,在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