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烧笋竹安韵

先生朝槃厌苜蓿,徇味得全差腾肉。
苍头扫地尿有出,赤炎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独娄谨咔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复。
瞄家丞相节萌苫,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节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记行厨入修竹。
句裹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禹筜谷。
主人不间不须嗔,昨夜西风乡林屋。

作品评述

《赋烧笋竹安韵》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生早晨厌倦了吃苜蓿,改为追求美味的全差腾肉。灰蒙蒙的头发扫地,尿液溅出,炙热的火焰冒烟,龙尾辫秃顶。土地的肥力逐渐耗尽,外面的植物渐渐枯萎,火候微温,酒已经熟了。拨开灰烬,可惜衣服已经破旧不堪,解开竹箨,只剩下单薄的玉带。青山依旧,岁月长久,但子孙草草为人,只是供养口腹而已。瞄准着宰相家的菜篮,却发现石家却无人煮豆粥。剃去毛发,保留顶上的秃顶,有何好处?捣碎韭菜,用作节日的庆祝,其实只是虚空的快速行动。不如效仿野人,从事简朴的劳动,自己记着行厨入竹林。句裹曾经参与过玉版禅修,胸中明白禹筜谷的道理。主人无需急躁和责备,昨夜的西风吹过乡村林屋。

诗意和赏析:
《赋烧笋竹安韵》描绘了一个朝槃(早晨的饭食)的场景,以及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修身养性的思考。

诗中的先生厌倦了吃苜蓿,追求更美味的全差腾肉,暗示了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但也暗含对于过度追求物质的批判。灰蒙蒙的头发扫地,尿液溅出,炙热的火焰冒烟,龙尾辫秃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早晨的烧菜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物质的消耗和衰败。

诗中提到土地的肥力渐渐耗尽,植物枯萎,表达了对于自然资源的担忧和警示。与此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所带来的消耗和浪费,提倡简朴生活。

诗中提到瞄准宰相家的菜篮,却发现石家没有人煮豆粥,以及剃去毛发留下秃顶,捣碎韭菜作为节日的庆祝,暗示了感叹社会中的不合理和虚浮,呼吁回归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修身养性的思考,诗人提到自己曾参与过禅修,胸中明白禹筜谷的道理,主人无需急躁和责备。这里表达了对于内心的宁静和修养的重视,呼唤人们平和从容的心态,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通过对于物质追求和简朴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过度追求物质和享受的批判,以及对于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既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又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淡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充满了对于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思考,通过平实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平衡的追求。同时,通过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于修身养性的呼唤,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这种思想内涵使得《赋烧笋竹安韵》成为一首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富有哲理的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云淡天垂野。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看不尽、真山图画。春满轩窗无着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人共境,转幽雅。文章太守归来也。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待付与、竹臞陶写。尘外间寻行乐地,任傍人、

平生爱石似奇章,老矣一拳犹未致。夜来梦绕太湖侧,万玉嶙峋清有味。梦回身复落红尘,闻道皂湖山可人。幸致一峰为我寿,为君作诗传不朽。

宝持多用绣为囊,双日交加两鬓霜。金匣掠平花翡翠,绿窗裁破锦鸳鸯。初栽连理枝犹短,误绾同心带不长。欲制缊袍先把看,质非纨绮愧铦铓。

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大雄孤顶曾遐举,遍索诸方谁敢拒。乳窦峰前捋虎须,再得完全又归去。

去日如驰衰有验,万事惟当就收歛;可怜未与酒相忘,风月婆娑犹不厌。有时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伶竮,松风十里吹残梦,萝月三更照半醒。河倾鸡唱吟未已,爽透发根清入齿。晨光底事不贷人?辘轳汲水啼鸦起。

赤岩倚竛竮,翠逻森戍削。岑蔚岚气重,稀间暑光薄。聊寻大士处,往扣洞门錀。双撑紫玉关,中矗翠云幄。应供华藏海,归坐宝楼阁。无法可示人,但见雨花落。不知龙湫胜,何似鱼潭乐?夜深山四来,人静天一握。惊看松桂白,月影到林壑。门前六月江,世界尘漠漠。宝瓶有甘露,一滴

以此叶阴凉,代彼青琅玕。但恐本质脆,不堪期岁寒。

不用立雪庭下,不用断臂师前。须信当人分上,已与佛祖齐肩。会得朝打八百,不会暮打三千。

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

古遂长沙千里遥。三年三处做生朝。试拈疏蕊铜瓶插,更把轻沈宝鼎烧。杯绿泛,脸红潮。抱孙娱膝语声娇。官居只似私居样,管取寒松最后凋。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雁烟迷晓树,蟲露湿香芹。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一身得得,好把逍遥做。莫恋色和财,又名利、荣华不顾。心中逸乐,管取绝忧愁,处清凉,无热恼,事事成开悟。任行任住。坐卧皆从所。玉诀与金科,这两般,频频览觑。玄机密妙,诀许自陈明,结圆成,攒莹玉,捧入长生路。

断崖千仞碧,下有寒泉落。道人挥丝桐,清风转寥廓。飘飘襟袂举,冰纨不禁薄。紫烟护丹霞,双舞天外鹤。

生世波上舟,高下随掀簸。楼阁或藩溷,风花听飞堕。荣利计圭黍,光阴付膏火。胡不养弘大,而顾蹈嵬琐。君看前宵雪,积玉晓覆野。朝阳丽山川,湛碧仍眩赭。簿书办官事,酒炙趁村社。长翁取意适,吾策未云下。优服作贵贱,观傍了真假。平生招隐诗,寻盟逮今果。

谪死古来有,无如君甚冤。文章不世用,器业欲谁论。野鸟灾王傅,招辞些屈原。平生洛阳友,零落几人存。

清和天气半阴晴,下轿携筇取次行。不奈永丰山色好,云窥雾看未分明。

一雨一月强,天地同翳如。大风半夜起,上下痛扫除。彼苍不自压,人力端奈渠。不然何特异,摇荡此寰区。痴儿怖惧起,无衣冻不苏。尚恐山岳仆,宁暇小物谋。人生所托微,造化仁有余。明朝木杪静,晏晏看天衢。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年年。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