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夜行》
拼音和注音
yě àn máo jīng tǔ , tiān hūn tài shǐ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野暗毛精土,天昏太史河。
阴林晴见火,山店夜闻锣。
独树疑人立,冲风似鬼过。
仆夫前慰我,官路已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