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

何年劚到城,满国响高名。
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
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作品评述

《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是唐代诗人许棠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松"为题材,赞美松树的气势和自然之美。

诗中描述了一棵松树所拥有的景色和特征,以及松树所带来的增添生机和清新的风景。诗人写道,这棵松树已经有多少年生长在城市中,它的声名已经传遍全国。它所在的寺庙半天都是阴凉的,与周围的街区相比,景色更加幽静清爽。它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它的声音在风停之后还能继续回响。它天生就拥有着这种独特的气质,不同于满山遍野的松树。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何年劚到城,满国响高名。
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
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
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诗词表达了松树的气势和独特之处。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环境和特征,以及松树所带来的愉悦之感来表达自己对它的钦佩之情。诗中的寺庙和街区被松树的存在沐浴在幽静的阴凉中,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松树被描绘成一种具有巨大力量的存在,虽然被风摧毁但还是能够以余音继续回响。诗人认为,松树天生就拥有这种与众不同的状貌,使它不同于其他生长在涧底的松树。诗人通过这首诗虽然写的是一棵松树,但也是在赞美松树无穷的生命力和美丽。同时也使诗人思想升华传递给读者响应自然,增强自己意志力,面对风雨坚强不屈。

诗词推荐

切莫凭楼望,令人更惨凄。战场多鬼哭,息壤聚乌啼。黄雾埋城郭,寒风死鼓鼙。深林巢燕子,来往亦衔泥。

思前别。记时节。美人颜色如花发。美人归。天一涯。娟娟姮娥,三五满还亏。翠眉蝉鬓生离诀。遥望青楼心欲绝。梦中寻。卧巫云。觉来珠泪,滴向湘水深。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妙通神。绝知音。不知暮雨朝云、何山岑。相思无计堪相比。珠箔雕阑几千里。漏将分。月窗明

云昏迷候馆,树缺辨江湖。

禁近烟光润,阶平日影暄。黄麻方草罢,红药正花翻。蒨色浮春动,清阴匝午繁。心倾青琐客,香满紫微垣。漏永文书静,天低雨露温。人言有神仙,早晚拜晚恩。

疎拙本天性,束书归旧林。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山柿红犹涩,池鱼静亦沉。於中观物意,吾道乐弥深。

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尤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萧索穷秋月,苍茫苦雨天。泄云生栋上,行潦入庭前。--白居易苔色侵三径,波声想五弦。井蛙争入户,辙鲋乱归泉。--王起高霤愁晨坐,空阶惊夜眠。鹤鸣犹未已,蚁穴亦频迁。--刘禹锡散漫疏还密,空濛断复连。竹沾青玉润,荷滴白珠圆。--白居易地湿灰蛾灭,池添水马怜。有苗沾霢霂

拔毛知不免,受缚叹何穷。屡沐虽蒙赐,披心每尽忠。愤然成臆对,老矣实头童。醉素今安在,归真托此公。

前朝夏州守,来款塞门西。圣主敷文德,降书付狄鞮。毡裘瞻日月,剺面带金犀。殿陛闲干羽,边亭息鼓鼙。永输量谷马,不作触藩羝。声势常相倚,今闻定五溪。

英雄在何处?气概属山家。蚁布出入阵,蜂排早晚衙。野花团部伍,溪树拥旗牙。抱膝长吟罢,天边日又斜。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萧条四壁是闲居,老子而今非故鱼。大抵人生只如此,只消如此看何如。

诸公见约往嵩前,重走新诗各一篇。摆落尘埃非敢后,访寻云水柰输先。三阳宫近丛幽石,万岁峰高羃紫烟。多少胜游俱未到,愿陪仙躅共攀缘。

已向剡溪冲夜雪,要从东阁问官梅。气豪湖海宁辞醉,老怯风霜只自哀。

临事羡君材,笑予拙宦。待诏云龙更英盼。梦迥孤枕,依旧新丰旅*。明时无寸补、空留恋。绿泛莲波,望高霄汉。洒洒元康济时彦。诸公延誉,莫为骥淹台院。百年安健里、千千算。

城狐尾独束,山鬼面参覃。(《诗式》)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吟堪期谢脁,醉好命嵇康。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六十四民安在哉?千八百国俱烟埃。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平生清狂今白首,芒屦布裘称野叟。晨兴窗几网蛛丝,石洞书来饷名酒。看月直到无月时,寻花直到花片飞;醉中往往花压帽,邻里聚看湖边归。先生两耳不须洗,利名不到先生耳。狂歌起舞君勿嘲,青山白云终醉死。

村步如延寿,川原似福平。无人相共识,独自故乡情。

收灯城市接荒村,翁媪耽眠日已暾。何事牧童能早起,缓驱白牯出柴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