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出自明代汤显祖的《答丁右武稍迁南仆丞怀仙作》

出自明汤显祖的《答丁右武稍迁南仆丞怀仙作》

拼音和注音

jīn dài ruò shān rén , yù gōu héng zài y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人:1.住在山里的人。2.隐居山中的士人。3.仙家、道士。4.对术数家的统称。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原诗

斯人负高概,情艺蔼纷饶。

触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与蕉。

升蕉有凉燠,寒裘终不凋。

斯人乃可去,将无念霜朝。

西回太行轴,南纵广陵桡。

有客从琅琊,从君独酌谣。

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他人富贵媚,斯人贫贱骄。

山中读道书,玉女时相娇。

但令有真骨,数至自飘飖。

灵阿发昭辉,逸驾动鸣椒。

云冥深秀资,霞延仙隐标。

庶反山中驾,聊用倚逍遥。

诗词推荐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四海繁华一蜀都,君王谋帅意渠渠。百城赤子烦摩抚,一代长材获展舒。玉垒倚空充屏翰,铁衣如洗护储胥。夸鞾帕首郊迎处,想见旌麾入境初。

宿怀终南意,及此语云峰。夜闻竹涧静,晓望林岭重。春烟生古石,时鸟戏幽松。岂无山中赏,但畏心莫从。

么麽何从到上方,敢将唇吻犯堂堂。但知射影求阴中,可笑当车不自量。鱟目苦遭蚊喙聒,象蹄犹畏鼠牙伤。须臾怀命随翻手,蛮触应难望故乡。

去□□月莫回头,又见清商醖凛秋。怅望一双鸿鹄下,径冲烟雨占沧洲。

乐道岩前沙路平,淡烟和月照人行。林端仙馆千山合,石罅灵泉一派清。蕴藻竞严朝斗意,琳琅惟听步虚声。青书奏罢黄冠睡,独有滩雷彻夜鸣。

□□□琴癖,渊明独不然。所藏聊备物,欲拊更无弦。焦尾珍无价,朱丝绝有年。曾参徽外趣,肯向谱中传。抱在王门下,弹于日影边。两生为巧累,益见此翁贤。

昔遇高皇起众材,姓名曾得厕邹枚。年踰八十犹赊死,却伴邻翁斸芋魁。

君不见昔人十日画一水,摩挲洼窿随手起。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澜来笔底。我来萧寺观奇踪,壁间隐隐腾蛟龙。初疑乘风驭弱水,恍然坐我蓬莱宫。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阴风袭人廊庑湿。谁知画者巧通神,董羽至今羞死笔。此水不是画,一水一水势相及。对此融神坐终日,后人虽画画

衰门少兄弟,兄弟唯两人。饥寒各流浪,感念伤我神。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茫茫天地间,万类各有亲。安知汝与我,乖隔同胡秦。何时对形影,愤懑当共陈。

世情日浇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脱簪。一世简编胎后叶,百年香火奉先心。诗缘好句须亲录,酒到浓时辄倩斟。於此更无关意事,时携诸幼步花阴。

懒慢嵇中散,宽闲得自怡。抱衾长恨晚,倒屐不嫌迟。网日蛛丝挂,梳烟柳发垂。朝来被花恼,浪走习家池。

田家不放泪痕乾,日日深山吏打门。忆昔宣差提调日,关征不到杏花村。

北客乐驰驱,髀肉浑不生。轻风入马蹄,一瞬万里平。朝发长安都,暮抵受降城。阴山闻鬼哭,征人昼夜行。黄尘虽染衣,紫翠堪夺睛。男儿平生游,壮志多屡惊。刑楚岂不佳,舟楫非吾情。休夸鱼稻乡,莫恋烟波清。幸能脱毛锥,侧听匣中鸣。

日暮天无风,岸巾夕阳中。回首发遐想,明月已升东。

双磵底,五峰前。块石上,磨松烟。多无一两字,少有三百篇,明明此意落谁边。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忽忽南迁不记年,二妃祠外橘洲前。眼昏笔战谁能画,无奈霜纨似月圆。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懒瞠长须奴,挂壁不扫埃。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我心常苦酸,得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