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横前整整万全兵,自笑空弮借背城。
更遣齐竽混东郭,坐令鹄卵化南荣。
南陈得法仍宗派,甫白论情自弟兄。
顾我无能邹贾役,放公笔力擅西京。

作品评述

《再次韵》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再次押韵,千军整齐列阵,自嘲借用虚弱城池作为背景。再派齐竽在东郭混迹,坐看凡鸟化身凤凰。南陈得到儒家法则仍然守宗派,甫白论述情感自如兄弟般。眼见我无能耕读,只能放下笔,擅长西京的文人们。

诗意:
《再次韵》描绘了一个自嘲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感叹。诗中通过对军队、城池和官僚体系的描绘,借以暗喻现实世界的种种不足和限制。然而,诗人并不沮丧,而是以幽默的口吻表达自己对现状的调侃,以及对人生的一种豁达的态度。

赏析:
《再次韵》以轻松诙谐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自嘲。通过反转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将军队、城池、官僚等元素与自身形象进行对比,呈现出一种诙谐的画面。诗人用凡鸟化凤的意象,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诗人以自嘲的姿态,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认知,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整首诗以幽默的笔调,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身局限的豁达心态。

这首诗词以其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自嘲,同时展示了一种豁达的心态。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反转,诗人在自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展示了一种积极面对困境的态度。这首诗在宋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韵味。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岸树枝枝瘦,汀芜节节枯。云留雪也且,风与屋相呼。一老冻欲死,群仙知也无。更缘诗作祟,病骨转清臞。

厌趋朝市元无梦,惯处山林似有情。圆觉楞严俱不解,维摩会下一书生。

紫阳仙伯昔曾来,陈迹何人恋碧苔。为爱同安毛令尹,恩勤祠宇奉尊罍。

风霜摇落都庐尽,一点春回造化家。万物成终又成始,须将艮体看梅花。

旧井依旧城,寒水深洞彻。下看百馀尺,一镜光不灭。素绠久未垂,清凉尚含洁。岂能无汲引,长讶君恩绝。

小市犹依海,横桥欲跨汀。雨余榕径冷,春晚苎田青。薄宦低豪气,浮生惜壮龄。急流归亦好,忧患饱曾经。

万方庆嘉节,宴喜皇泽均。晓开蓂叶初,景丽星鸟春。藻思贞百度,著明并三辰。物情舒在阳,时令弘至仁。衢酒和乐被,薰弦声曲新。赓歌武弁侧,永荷玄化醇。

曾住西湖画幅间,楚乡久客亦良难。先生道眼无分别,浙水江云一样看。

谏猎归来绮季歌,大茅峰影满秋波。山斋留客扫红叶,野艇送僧披绿莎。长覆旧图棋势尽,遍添新品药名多。云中黄鹄日千里,自宿自飞无网罗。

不图闻达老何求,久矣甘为农服畴。晚岁但知书甲子,希年徒自富春秋。作朋何敢班耆父,招隐犹堪共钓游。寄语纷纷朝市客,狐裘未秘似羊裘。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软尘飞不到,过微雨、锦机张。正荫绿池幽,交枝径窄,临水追凉。宫妆。盖罗障暑,泛青苹、乱舞五云裳。迷眼红绡绛彩翠深偷见鸳鸯。湖光。两岸潇湘。风荐爽、扇摇香。算恼人偏是,萦丝露藕,连理秋房。涉江。采芳旧恨,怕红衣、夜冷落横塘。折得荷花忘却,棹歌唱入斜阳。

春风次第归桃李,催得梅花一夜飞。时序匆匆几回首,即看红绽雨添肥。

灵山巡未遍,不作住持心。逢寺暂投宿,是山皆独寻。有时过静界,在处想空林。从小即行脚,出家来至今。

三户睢盱竟破秦,君王武略世称神。途穷一夜无遗恨,挈首殷勤予故人。

嚣尘不到眼,潇洒似僧家。风月三千首,图书四十车。绿垂当户柳,红映隔墙花。好读天台赋,登楼咏落霞。

羽卫金舆焕彩章,天街端去入虞庠。严师致奠初加拜,延讲终篇不计行。万乘屈尊先郡国,诸生赐坐亚侯王。辅臣归美荣歌咏,首发清风政事堂。

朔云横高天,万里起秋色。壮士心飞扬,落日空叹息。长啸出原野,凛然寒风生。幸遭圣明时,功业犹未成。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杖策寻英豪,立谈乃知我。崔公生民秀,缅邈青云姿。制作参造化,托讽含神祇.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是时霜飙寒,逸兴临华池。起舞拂长剑,四座

千古遗踪散晓烟,空余两字寺门前。世间贪者滔滔是,何必俱曾饮此泉。

荦确崎岖峭壁间,险过巫峡更潼关。石头莫待微相磕,便合收心早早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