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尚书纵目楼

深居无事即神仙,况阅丹经第几篇。
桂树花开临旧国,榴皮书字彻新砖。
琼书玉篆行将见,铁画银钩粲可镌。
他日功成升举去,愿分余庇及姻联。

作品评述

《萧尚书纵目楼》是宋代章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深居无事即神仙,
况阅丹经第几篇。
桂树花开临旧国,
榴皮书字彻新砖。
琼书玉篆行将见,
铁画银钩粲可镌。
他日功成升举去,
愿分余庇及姻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章颍深居静处,无所事事的生活,将自己比喻为一个仙人。他在闲暇之余阅读丹书,这里指的是关于炼丹术的书籍,也象征了作者对于琐碎人世间事物的超然态度。诗中还描绘了桂树花开的场景,桂花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朵,这里表达了作者身世之外对旧国的眷恋之情。通过描绘榴皮书字彻新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的珍视和对于知识的追求。最后,他表达了对于将来功成名就,离开这个深居的愿望,并希望自己的庇佑能够传给与自己有关联的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通过将自己比喻为神仙,表达了对于宁静自在的向往。诗中提到阅读丹书,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同时,描绘了桂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榴皮书字彻新砖的场景,通过对于自然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和珍视。最后几句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许和愿望,展示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于他人的关怀。

整体上,该诗词通过简洁的表达和生动的描绘,传递了作者追求宁静和知识的心态,以及对于美好未来和他人的期许。同时,通过对于自然和文化元素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

诗词推荐

江云山翠借朝凉,晚日晴波挟暑光。旧说长江无六月,暮春已自不禁当。

病夫喜山泽,抗志自年少。有时缘龟饥,妄出丐鹤料。亦尝厕朝绅,退懦每自笑。正如怯酒人,虽爱不敢釂。一从南昌免,五岁嗟不调。朝廷每哀矜,幕府误辟召。终然歛孤迹,万里游绝徼。民风杂莫徭,封域近无诏。凄凉黄魔宫,峭绝白帝庙。又尝闻此邦,野陋可嘲诮。通衢舞竹枝,谯门

琴里休夸石上泉,争如此处听潺湲。爱于琴里无他意,落砌声声是自然。

宋鼎沉炎海,叠山起信州。潜龙终见奋,惊鹤自难收。故作君平卜,真怀豫让忧。遗忠今尚在,常共大江流。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行入黄莲北,风严雪又加。满山罗玉树,遍地错琼花。清洒姿元颣,虚明质不华。瘴眸为一洗,惊觉若仙家。

不随秋月閟天香,冰雪丛中见缕黄。却得清寒惜花地,少须梅影慰孤芳。

春风吹我游仙梦,梦到庐山顶上来。不记花多与花少,怳然如步紫云回。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廉海燕双飞去。满恨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梦庵深坐宴朝曛,只有梅花对此君。今日衣冠有巢许,向来元凯佐华勋。入山谁解访弘景,载酒时应问子云。童讽写成心未懒,可因贪佛赞论文。

梨花宿酒半腔存,自压春风紫蔗盆。血沁臂鞲牙有迹,酥凝乳酪爪无痕。金塘水暖鱼跳子,玉陛尘清鹤弄孙。回想宫人斜畔路,几家寒食未招魂。

作宰古尚教,宓齐但横琴。唐吏犹易为,读书或松林。一从来海濒,琴书暗尘侵。俗有只今异,鞭扑违寸心。

中郎厨品在,诗老合先尝。尘骑将星载,筠笼柰雨妨。空遗黄绢句,莫致绛香囊。此愿何当续,薰风竟一偿。

此君无媚色,耿耿合予衷。外直形容瘦,中虚忿慾空。炎凉多变熊,潇潇独清风。幸免斧斤患,苍然保令终。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南岳峰前老石头,怜儿何事不知羞。为人点眼长伸脚,直至而今懒不收。

宫后扇开青雉尾,羽人衣翦赤霜文。农皇药录真无谓,不向萱丛辩纠纷。

辽廓边山没远鸿,登楼惨淡望长空。寒生橘柚千家雨,气变云沙一夜风。北斗横斜秋不尽,东溟渡怨无穷。灵均作赋悲君国,岂独乡心入梦中。

江入重关,山围翠巘,湖边自古巢阳。正梅残林坞,冰泮池塘。闻道当年父老,记梅福、曾隐南昌。有长堤万柳,映□参差,尽是甘棠。共夸金斗下缺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同游山水穷,狂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