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集字十首

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
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
丘壑世情远,田园生事微。
柯庭还独眄,时有鸟归飞。

作品评述

《归去来集字十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寄傲疑今是,求荣感昨非。
聊欣樽有酒,不恨室无衣。
丘壑世情远,田园生事微。
柯庭还独眄,时有鸟归飞。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感慨,以及对尘世名利和平淡生活的态度。诗人感叹自己的傲慢和怀疑现在的时代是否正确,而对追求荣华富贵的欲望感到后悔。然而,他仍能在酒中找到一些欢乐,不在意自己居住的房屋简陋。诗人认为世俗的纷扰与自然的宁静相去甚远,虽然生活在农田乡野,但事务繁忙的人们很少关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仍然独自凝视着柯庭(柯是树干的意思),时而有鸟儿归来飞过。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的傲慢态度和对现实的怀疑。他意识到名利并非人生的追求目标,感叹自己曾经追求的荣华富贵的虚幻和空洞。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陷入消极情绪,他在酒中找到一些短暂的快乐,并对自己居住的简陋环境不抱怨。他认为世俗的纷扰与真正的生活和情感远离,而农田乡野的宁静则能让人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诗人凝视着柯庭,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真实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描绘了鸟儿归巢的场景,与诗人的归去来意境相呼应,表达了对归家的向往和对真实归宿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名利和平淡生活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思索和对内心真实与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止庵诸老行,今日九原人。头为谈经白,家因好客贫。欲铭贞曜墓,来哭广成真。俯仰南湖月,瑶琴锁碧尘。

归去来

问君家在离骚国,句里应含兰芷香。邂逅宜春须小住,要期倾倒锦为囊。

归去来

明月可中庭,雁影沉寒水。烹金炉冷岁华深,九鼎遗言犹在耳。深深拨著,宿火通红。不假一槌成大器,刈禾镰子痴如风。秋晚台星照命宫,不亨通事亦亨通。持还赵国连城璧,换我萝窗一枕风。

归去来

国微地蹙政无网,其奈嬴秦势日强。遣胙已非仍入贺,却因致霸遽称王。

归去来

时雨初晴,诏书随至。邦人父老为君喜。十年江海始归来,祥曦殿里搀班对。日月开明,风云感会。切须稳上平戎计。天教慈母寿无穷,看君黄发腰金贵。

归去来

开轩南岳下,世事未曾闻。落叶常疑雨,方池半是云。偶寻骑鹤侣,来此看鹅群。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细分。

归去来

久客孤舟上,天涯漱晓津。野芳桤似柳,江霁雪和春。吏叫能惊鹭,官粗实害身。何当穷蜀境,却忆滞游人。

归去来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长闻得药力,此说复何如。

归去来

赤城千古一东湖,谁肯重开太极图。要得斯文传气脉,定须吾党立规模。圣贤不尽七分易,天地长存三字符。念念服行方是学,莫将枝叶费工夫。

归去来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

归去来

海贾不爱死,适值骊龙眠。深渊顷刻命,平地千丈川。丈夫岂无志,固为儿女煎。彼美头上粲,它人口中涎。鲛人一滴泪,不肯随漪涟。眼见悬珠人,明月几缺圆。

归去来

招提万山底,古屋蔽烟霞。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繁阴沉雨脚,清响漱云牙。老衲眉如雪,相逢话作家。

归去来

玉人花下按凉州,白雁低飞个个秋。弹撒骊珠三万斛,当筵博得锦缠头。

归去来

每惜南冠懒读书,欣逢之子富三余。文章户牖虽频闯,师友源充或未疏。底事个中纷侘傺,坐教淫末费驱除。昭昭奄作冥冥去,悼尔能无一束刍。

归去来

一代司马公,山立皋稷后。声名竦华夷,所乐在五亩。著书不止陵左班,措世治平嘉佑间。不欺之学谁与嗣,元城逸驾君独攀。秀野之堂新断手,俨如拱侍公左右。扁榜结字吾何取,顾使与堂传永久。斯邕古篆学未成,钟王石经空典刑。向来玩碑一再宿,怒猊渴骥惭旧评。柴车争道乏妙领,

归去来

愁少怜诗酒,閒多忽簿书。登楼当白昼,冯槛看清滁。风急移凉榻,云归想故庐。往来桥上客,谁得见长鱼。

归去来

别业抛离水国,失身堕在糟丘。莫笑草泥郭索,策勋作醉乡侯。

归去来

幻体当如泡影观,法身清净本坚完。四千八万陀罗臂,艾炷教君何处安。

归去来

暇豫之吾吾不如鸟鸟。人皆集于菀。已独集于枯。

归去来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樽前休讶清香少,待约琼花共一杯。

归去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