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

笾豆有践,玉帛斯陈。
神无常享,享于精线。

作品评述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是隋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述了祭祀感生帝的场景和仪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乾德时期以后,祭祀感生帝的仪式有十首。祭品中有豆和米,玉器和丝绸陈设其中。神明并不会改变他们的供奉,这些供奉在祭祀时表现出精细而庄重的仪式。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隋代祭祀感生帝的庄重场景。感生帝是古代神话中的神明,被认为能够赐予人们子孙满盈的祝福。诗中描绘了祭祀所使用的珍贵祭品,以及神明所享受的供奉仪式。通过这些描绘,诗词表达了对感生帝的崇敬和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描绘了祭祀感生帝的场景。首句“笾豆有践,玉帛斯陈”用豆和米、玉器和丝绸作为祭品的象征,展示了祭品的珍贵和庄重。接下来的句子“神无常享,享于精线”表明神明对祭品的供奉没有变化,强调了祭祀仪式的持续性和精细性。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展示了隋代人们对感生帝的敬仰和虔诚。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精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神明的尊崇和奉献。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引发读者对信仰、仪式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昔贤久矣埋黄土,独有清风翳环堵。曾将一束奠生刍,今与游人闹歌舞。

日出早烟消,舟行不待招。乍明村市坞,初露远山椒。胜处宜规隐,浮生只浪飘。章泉在何许,绕堑碧萧萧。

温纯如玉绝纤瑕,惊坐何人指孟嘉。策马殿军劳不伐,舍鱼取义理无差。读碑襄水真为谷,守垒房陵忍雇家。乡国不妨动归兴,天津八月却随楂。

夜明帘外月天霜,衲子还家机事忘。枯木吟云须内照,死蛇含毒更堤防。闻琴起舞饮光习,放镜迷头深若狂。好是重来斲蝇翼,祖师鼻孔要生光。

素与百花少相谐,醉眼时为梅一开。岭南岭北几十种,人所常见非奇瑰。中有孤根别风骨,白金镂盏玻璃台。白华红萼虽倾国,便恐红非本来色。逃绿归绿未到真,与真相近亦天德。化工厌驳会还纯,华萼并教同一白。

箪瓢不厌久沉伦,投着虚怀好主人。榻上氍毹黄叶满,清风日日坐阳春。此君少与契忘形,何独相延厌客星。苔满西阶人迹断,百年相对眼青青。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去年今日湘南寺,独把寒梅愁断肠。今年此日江边宅,卧见琼枝低压墙。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醉韶光。玉鳞寂寂飞斜月,素艳亭亭对夕阳。已被儿童苦攀折,更遭风雨损馨香。洛阳桃李渐撩乱,回首行宫春景长。

手种悲陈事,心期玩物华。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枳嫩栖鸾叶,桐香待凤花。绶藤萦弱蔓,袍草展新芽。学植功虽倍,成蹊迹尚赊。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小蛮方艳色,老傅已华颠。念彼当春花,能得几时妍。劝君莫留花,花亦悲流年。

同游不二境,却有别离情。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

华滋凝气,灵粹发祥。紫盖轮困,金跗烩烩。阳蓼三秀,甘泉九房。瑞图休证,君五寿昌。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邪山色遶城池。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短壑长松经始余,次山无往不从吾。便应扫尽陈踪迹,摹作三溪少隐图。

黄牛来势泻巴川,叠日孤舟逐峡前。雷电夜惊猿落树,波涛愁恐客离船。盘涡逆入嵌空地,断壁高分缭绕天。多少人经过此去,一生魂梦怕潺湲。

百里音书何太迟?暮秋把得暮春诗。柳条绿日君相忆,梨叶红时我始知。莫叹学官贫冷落,犹胜村客病支离。形容意绪遥看取,不似华阳观里时。

青灯人语寂,池塘响蛙哈。孤坐如老禅,门开风自阖。

北来追骑满江滨,那更元戎按剑嗔。不是神明扶正直,淮头何处可安身。

客里还分袂,樽前小系舟。笛声杨子晓,帆色洞庭秋。万里身为本,中年别作愁。乾坤多事在,何日谷林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