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钟陵旧游因寄知己

洗井僧来说旧游,西江东岸是城楼。
昔年淹迹因王化,长日凭栏看水流。
真观上人栖树石,陈陶处士在林丘。
终拖老病重寻去,得到匡庐死便休。

作品评述

寄怀钟陵旧游因寄知己

洗井僧来说旧游,
西江东岸是城楼。
昔年淹迹因王化,
长日凭栏看水流。
真观上人栖树石,
陈陶处士在林丘。
终拖老病重寻去,
得到匡庐死便休。

诗词的中文译文:
洗井的僧侣来讲述过去的游历,
西江的东岸是城楼。
从前因为历朝代的更迭而淹没,
整日靠在栏杆上看水流。

真观的上人居住在树石上,
陈陶这位隐士住在林丘。
我到老年病重时仍追寻过去的痕迹,
最终来到庐山,死后就安息。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写给他的知己的一封信。诗人通过怀念钟陵旧游来表达对知己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洗井的僧侣的话语开篇,表达了对过去的游历的回忆。西江东岸的城楼成为了回忆的场景。诗人提到过去淹没的岁月,暗示了个人经历了朝代更迭的变迁。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真观的上人栖息在树石之上,陈陶处士静居在林丘之间。这是描绘了古人的隐居生活,以此与自己的身世相对比。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追寻过去的心愿,即使年老病重,依然坚持去寻找钟陵的足迹。最终,诗人来到了匡庐(指庐山),并表示一旦到达这个地方就可以安息。

赏析:
这首诗以怀念和思念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友情及旅行感触的回忆和思考。通过描绘洗井僧侣的话语、西江东岸的城楼以及古代隐士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心境融入到了对过往的回忆中。

诗人通过描述过去的景物和传统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即使年老病重,诗人仍然坚持寻找过去的足迹,最终找到了安息之所。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调展示了诗人对过去和友情的深深怀念,情感沉重而平静。诗人的思考和人生感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引用古人的例子得以体现,使诗歌更富有哲理和深度。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自念久不偶,归老东南州。地名水精宫,家有天隐楼。收卷势利心,欲与汗漫游。出处固以义,无为子光羞。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园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暖色晴光处处迷,画桥杨柳路东西。千村红乱桃花雨,一夜香生燕子泥。莺舌语双谐作瑟,草根枯半踏成蹊。最难留得芳时在,怪杀枝头杜宇啼。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薄待诏,能捏塑。夸妙手奇功,不曾停住。骋精神、漉水拖泥,为养家之故。心还省,性还悟。闲闲供养,本真父母。净清中、结就神丹,跨

行到山穷处,微茫岛屿青。百年多逆旅,万事一长亭。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

绨袍恋恋亦何为,相国难忘箦卷尸。有怨必酬恩必报,凭君说与魏齐知。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一水远能白,群山阴更青。静怜风细细,闲任雨冥冥。春色供多病,时情畏独醒。平生忧国意,客至问朝廷。

隋季昔云终,唐年初启圣。纂戎将禁暴,崇儒更敷政。威略静三边,仁恩覃万姓。

天公似欲败蚕麰,雨冒南山暮不收。騃女痴儿那念此,贪看科斗满清沟。

风日萧萧两鬓华,倦寻银笔赋余霞。五更枕上无情雨,三月风前薄命花。春困有时因病酒,客怀何日不思家。年来事事心情懒,惟有归耕策最嘉。

邮亭盘礴已六日,清坐了无尘事随。书寄弟兄犹未到,梦游京浙不胜驰。江边短艇雨千点,竹里疎烟梅一枝。儿女未知为客恨,但争柑橘绕庭墀。

常平旧法最为良,颇记中丞耿寿昌。此意推行在人耳,肯教丰歉制低昂。

物我都归造物中,存神过化本同风。静观此理怡然顺,岂间深青与浅红。

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

涉春苦淫雨,连绵过梅夏。西来二十日,终朝走泥溠。林霏欲开户,檐溜又淙夜。势如黄河翻,声若沧海泻。颓垣就崩摧,败屋遂倾卸。垂成麦伤潦,将老蚕病柘。那知困羁旅,正恐害耕稼。痛哉兵火余,人物久凋谢。疮痍索抚养,嵬琐烦教化。方推中牟恭,复获颍川霸。是行良不恶,渐美

入夜雨声急,坐愁衾枕单。春归千里恨,梦断五更寒。遣兴芳樽满,惊心节物残。山城近野水,半夜有归翰。

子期闻磬,觉有深悲。召而问诸,母子仳离。杀人者死,父怨匪追。母输官酿,三年于斯。量所以赎,贫莫为赀。身又公役,曷遂我私。悠悠长夜,痛结肝脾。心固非臂,臂非木椎。悲存乎心,木石应之。奈何一气,形隔而亏。忿生衷隐,渐至交夷。有亲靡孝,有子弗慈。招谗维本,召弑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