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槐

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
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
犹残腊火燔空腹,时有惊雷起蠹枝。
想见妖灵占上象,龟山猎罢旧都移。

作品评述

《咏槐》是宋代李复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咏槐》中文译文:
当年夹路绿参差,
曾拥金舆拂羽旗。
得地偶逃斤斧幸,
闻风非与雪霜期。
犹残腊火燔空腹,
时有惊雷起蠹枝。
想见妖灵占上象,
龟山猎罢旧都移。

《咏槐》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槐树的历史沧桑和变迁,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当年夹路绿参差,曾拥金舆拂羽旗”,描述了槐树繁茂的景象,槐树林夹道而生,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的绿意。曾经,这些槐树曾经见证了金舆(皇帝的车辆)经过,拂动着羽毛旗,象征着昔日的辉煌与繁荣。

接下来的两句“得地偶逃斤斧幸,闻风非与雪霜期”,表达了槐树的幸运和坚韧。槐树得到了一块逃过斧头砍伐的土地,幸运地存活下来。即使在风雪交加的时期,它也能倔强地生长,不受风霜的限制。

然而,下面的两句“犹残腊火燔空腹,时有惊雷起蠹枝”,描绘了槐树衰败的景象。槐树的旧根已经被烧尽,只剩下空洞的树干。有时候,惊雷会震动腐朽的枝干。这里用腊火和蠹枝来象征槐树的残破与衰败,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最后两句“想见妖灵占上象,龟山猎罢旧都移”,表达了对槐树历史的思考和惋惜。槐树的枝干虽然衰败,但它仍然充满了神秘的力量,仿佛有妖灵居住其中。龟山是古代的一座山,代表了古老的都城。诗中提到,当猎人猎取了这座古都的猎物后,槐树也随之被迁移,暗喻着历史的更迭和古老文化的消逝。

整首诗以槐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槐树的兴衰变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之情。槐树象征着岁月的沧桑,它见证了辉煌与衰败,承载了历史的记忆。通过对槐树的描绘,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和珍视的情感。

诗词推荐

当年垂橐叩天阍,自笑唯馀舌尚存。下榻勤君延孺子,加餐愧我异王孙。归欤益轸门阑旧,至止频承笑语温。一日佳城符吉兆,千年福地锁灵根。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挼红。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

舟涉越溪悲,梯攀玉井危。何如澹成映,更有绿相欹。不作骚人恨,频成谢客诗。钓船如许坐,蓑笠不辞披。

腊近渐知春,已有早梅堪折。况是诞辰佳宴,拥笙簧罗列。玉杯休惜十分斟,金炉更频爇。连理愿同千岁。看蟠桃重结。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玉叶璁珑,素妆不趁宫黄媚。谢家风致。最得春风意。手把青枝,忆得斜横髻。西州泪。玉觞无味。强为清香醉。

何处风篁好,渔庄路匪遥。水光清暑簟,花影赤阑桥。座客分诗卷,邻姬浣酒瓢。离怀无可赠,清梦过兰苕。

未把金杯心已恻。少年病酒还成积。一昨宦游来水国。心知得。陶陶大醉何人识。日近偶然频燕客。尊前巾帽时欹仄。致得沈疴盟枕席。吾方适。从今更不尝涓滴。

忆昔分襟童子郎,白头抛掷又他乡。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沦亡。泪因生别兼怀旧,回首江山欲万行。

昨者题舆政未成,邻封骑竹已欢迎。翱翔忽看天边举,天去从教境上争。玉笥江山应改色,青原风月未忘情。两邦父老休啼哭,总在甘棠荫里行。

呻吟半岁掩柴扉,性命惟存气力微。夙业岂能逃马麦,穷居赖是惯牛衣。浊清且复分贤圣,今昨谁能论是非!一段光明君记取,要知无念是真归。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因戏作云。乙未云间舟中。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起看清夜徂。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苍官森古鬣,此君挺刚节。中有调鼎姿,独立傲霜雪。

陈氏多名德,兹来慕典刑。宫端惊宿草,冷撰又泉扃。自古有遗直,只今谁独醒。苍苍何可问,耆旧日彫零。

扁上金书洞府名,沉沉珠树彩云轻。碧桃风卷箫声去,弄玉乘鸾看月明。

倾心小圃阳初照,束火中庭雨不沾。袅那腰支浑欲舞,好令韩偓赋香奁。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本自圆成不在言,泥牛耕破劫初田。夜来风月霜威重,天晓昆仑戴雪还。

我行半天下,未能到潇湘。君诗如画图,历历记所尝。起我远游兴,其如须毛霜。何以舒此怀,转轸移清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