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法华寺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
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
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
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作品评述

宿法华寺

松雨时复滴,寺门清且凉。
此心竟谁证,回憩支公床。
壁画感灵迹,龛经传异香。
独游寄象外,忽忽归南昌。

中文译文:
在法华寺过夜

松树悠然雨滴飘洒,寺门清凉宜人。
这心灵到底能有谁来证明,只好躺在支公的床上休憩。
壁画中有着感灵的迹象,佛龛中的经书传递出异香。
独自漫游的身影渐行渐远,忽然间却又回到南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国辅创作的,通过描绘在法华寺过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景致及心境的抒发。

诗人以雨滴、清凉的寺门、壁画和龛经传来的异香等自然和宗教元素来勾勒法华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松雨间歇滴落,为整个场景带来了一丝清凉和安宁。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索。他问自己,这颗心到底能有谁来证明它真实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思考并非肉眼所能触碰的,只能通过内心的沉思来领悟。

支公是唐代传世禅僧,他的床被诗人用来象征回归自心的寄托。在法华寺的宁静环境中,诗人找到了内心某种程度的安宁和平静,将自己归于支公的床上安憩,寻求某种心灵的满足。

壁画和佛龛中的经书是法华寺灵性的象征。壁画通过简陋的线条流露出灵动之感,佛龛中的经书传来异香,令人沉浸在宗教的氛围中。这些元素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孤独漫游世间的心态。他独自一人游离在世俗之外,渐行渐远,但又突然回到了南昌。南昌是诗人故乡,这里既代表了对故土的思念,也象征了诗人归于现实生活中的喧嚣纷扰。

整首诗以简洁而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一种心境的追寻和内心的思考。通过法华寺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传达了对宗教信仰和远离尘嚣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归属的矛盾心态的描绘。

诗词推荐

狂客走影暗悠悠,菡萏吹风五月秋。黄绶不为无气概,苍龙垂尾送行舟。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潦倒支离阅几春,书能左腕却疑神。三都肯让一伧父,四海犹余两半人。医到兼须谋我病,饥来何敢后君贫。传闻酒户殊胜昔,虬漏将残大白频。

去岁春归留不住,今年春色来何处。洛阳处处是桃源,小车渐转东街去。

仕路风波双白发,闲曹笑傲两诗流。故人相见白青眼,新贵即今多黑头。桃叶柳花明晓市,荻芽蒲笋上春洲。定知闻健休官去,酒户家园得自由。

雨脚横空万牛弩,烈风吹山山欲仆。草披木拔何足道,大江翻澜失洲渚。路旁失辔者谁子,道阻且长泥没屦。鞭驴挽车亦何急,目眩心摇行不顾。我生飘蓬惯羁旅,顾尔艰难逢亦屡。衲被蒙头不下堂,且与身谋安稳处。

颇闻灯火闹荧荧,何似书窗一点青。尚喜今年民意乐,一般箫鼓两般听。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余。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朱陈婚嫁约,还可继之欤。

夜寒闲倚西楼月。消尽江南雪。东风明日木兰船。想见阳关声彻、雁连天。斜斜洲渚溶溶水。端负青春醉。平安小字几时回。空有暗香疏影、陇头梅。

面蒙君赐自龙墀,谁是还乡一袭衣。三品易悬鳞鬣赫,八丝展起彩章飞。夐为胜事垂千古,题作新诗启七微。严助买臣精魄在,定应羞著昔年归。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渊中象德,玉裕凝姿。进退周旋,有肃其德。既定国本,益隆庆基。燕及两宫,福禄如灰。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晓渡明镜中,霞衣相飘飖.浪凫惊亦双,蓬客将谁僚。别饮孤易醒,离忧壮难销。文清虽无敌,儒贵不敢骄。江吏捧紫泥,海旗剪红蕉。分明太守礼,跨蹑毗陵桥。伊洛去未回,遐瞩空寂寥。

一宵丑类徒南溟,靡待仙官敕六丁。宗闵与绅空并世,可怜不似鳄鱼灵。

磨铜碧海驾天风,吹落闽山荔子红。弭渴文园剥玉,急须寄上自嬉翁。

荆门在何许,鄂渚小踌躇。宿处好看剑,客中宜读书。交游天作合,江汉景何如。窗户半天上,南楼好寓居。

雄飞古君子,隐德不隐身。高行耸流俗,诗名逸古人。堂深云锁槛,木古岁藏春。凛凛严光列,英华日转新。

谯楼伟观接城西,天遣公来重以诗。岂是江山与人助,江山元是以人知。

王郎歌莫哀,且酌姑苏台。独客自伤别,诸侯谁爱才。关河千里去,宫阙五门开。未肯轻齐虏,新从下土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