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

都忘几桉有华笺,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为余问讯玉堂仙。

作品评述

《答林逮贽卷因以送行》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都忘几桉有华笺,
但怪虹光夜属天。
唐律胚胎梨岭作,
古文骨髓艾轩传。
蚤陈董大夫三策,
肯觅原夫辈一联。
若过溪边叩宗旨,
为余问讯玉堂仙。

中文译文:
都忘记了几时有华丽的笺纸,
只怪虹光只在夜晚天空中出现。
唐律在胎中形成,如梨岭一般。
古文如骨髓,艾轩传承其中。
早早陈述董大夫的三条计策,
是否愿意寻找那位原来的同辈诗人联句。
如果你经过溪边,向那位宗旨请教,
请代我向那位在玉堂中仙人问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的回答给林逮的贽卷,并以此送行的作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林逮的赞赏和敬意,并以自己的诗词才华来回应他的赠诗。

首先,诗人说自己已经忘记了几时开始使用华丽的笺纸,只怪虹光只在夜晚天空中出现,暗示了他在创作诗词时的默默努力和创造力。接着,诗人提到唐律和古文,唐律指的是唐代的律诗,而古文则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诗人将唐律比喻为胚胎,在梨岭中形成,暗示了他对唐代律诗的学习和传承。古文则被比喻为骨髓,艾轩传承其中,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和吸收。

接下来,诗人向林逮陈述了董大夫的三条计策,表示自己早早就准备好了回应他的联句。然后,诗人询问是否能够找到那位原来的同辈诗人,意味着他希望和林逮进行诗词交流和对答。最后,诗人鼓励林逮,如果他经过溪边并有机会拜访那位诗人,可以代他向那位在玉堂中的仙人问候。

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林逮的欣赏和敬意,同时展示了自己的诗词才华和对古代文学的研究。诗人以自己的诗词回应林逮的贽卷,传递了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纤鞋窄袜。红茵自称琵琶拍。明衣妆脸春梳掠。好好亭亭,那得恁标格。匆匆一醉霜华白。归来偏记蓝桥宅。五更残梦迷蝴蝶。觑著花枝,只被绣帘隔。

惜岁岁今尽,少年应不知。凄凉数流辈,欢喜见孙儿。暗减一身力,潜添满鬓丝。莫愁花笑老,花自几多时。

病侵腰股作蹒跚,九折途生布武间。东姥自无缘见佛,北公那有力移山。买来芒屦真虚费,扶上篮舆亦渐艰。赖有舂陵数峰在,虚窗高卧看孱颜。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古仙炼丹处,不测何岁年。至今空宅基,时有五色烟。

枯林独秀染胭脂,不使群芳次第窥。月桂殷勤来并色,江梅寂寞许同时。霜飞雪舞终难挫,蝶隐蜂逃各未知。折得一枝聊慰眼,儿童拍手误春期。

夜长忆白日,枕上吟千诗。何当苦寒气,忽被东风吹。冰开鱼龙别,天波殊路岐。

小插藩篱护洲渚,当年手自种嘉树。春风吹出玉珑璁,水面霏微喷香雾。萧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为霜。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紫蟹螯肥鲈脍好,酿就洞庭春色老。苍头急走唤客来,翠勺金壶同醉倒。

登临胜践负幽期,山色溪光日益奇。那得赐茱来北阙,漫从采菊向东篱。升虚楚望犹能赋,振履商讴只自悲。可是閒居爱重九,尉仙落笔有新诗。

浩浩湖之源,迤逦衡山下。有月来中天,明珠千斛泻。澂澈一尘无,并辉清不夜。嗟彼泉下人,逝莫挽逸驾。惟有不死心,清光遍华夏。

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楼凭青嶂迥,人到上方稀。古寺愁春雨,疏钟送落晖。云林孤迹远,法界一尘微。坐久松风动,飞花落客衣。

陇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东西流不歇,曾断几人肠。

二十三年再入山,此山于我有前缘。时人不用怜衰病,天与丹房一线泉。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掘我窗前筍,与君充煮煨。槎牙勿多弃,聊用敌崔嵬。

见有不有,翻手覆手。瑯琊山里人,不落瞿昙后。

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樵歌依野草,僧语过长林。鸟向花间井,人弹竹里琴。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