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纯甫独往至德上方避暑

敝屋数楹隘,炎曦一线长。
梅仙厌烦溽,萧寺得清凉。
山鸟聒幽耳,涧泉蠲渴肠。
兹游君独胜,河朔浪飞觞。

作品评述

《和纯甫独往至德上方避暑》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远离炎热的城市,前往德上方(可能是一个山区)避暑的情景。

诗中描述了作者所居的房屋简陋,只有几根狭窄的柱子,而炎热的阳光透过窗户射入,只有一线之长。梅仙(指友人)对于潮湿闷热的气候感到厌烦,而在这座萧寺(空寂的寺庙)中却能感受到清凉。山中的鸟儿不停地鸣叫,使得环境更加幽静,涧泉的流水滋润了口渴的内脏。

这首诗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远离纷扰、寻求宁静和清凉的愿望。作者通过描绘简陋的居所和高温下的不适感,更加突出了德上方的清凉和宜人之处。山鸟的鸣叫和涧泉的流水,为整个环境增添了一份生机和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赏析了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者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对炎热夏季的厌倦和对清凉山水的向往。在纷繁喧嚣的世界中,通过远离尘嚣,寻找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使人心灵得到慰藉和滋养。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的追求,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总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清凉的心境。同时,它也唤起了读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闲望故山回。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袅袅娉娉,可人尤赛娘风韵。花娇玉润。一捻春期近。占路藏机,已向棋中进。俱休问。酒旗花阵。早晚争先胜。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早负经纶志,居然欲起家。持身惟孝友,告后尽忠嘉。位望隆青琐,文章在白麻。忍闻埋玉树,四海共惊嗟。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蹈路泥。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迳下再相随。

九原临得水,双足是重城。独许为儒老,相怜从骑行。细丛榆塞迥,高点雁山晴。圣主嗤炎汉,无心自勒兵。

少年场上立黄昏,一片归心不可言。月到今宵微有魄,人从何处正消魂。桃花骑出胡名马,竹叶携来鲁上尊。只隔一重灯影里,布衣那敢扣朱门。

一见油然慰所望,巾车更辱到他乡。相从乐处光阴速,索笑浓时意味长。樽酒未堪留好客,湖山早已关归艎。秋来尚忆门前路,莫惜溪头屡买航。

满眼黄花慰索贫,可怜风物逐时新。范丹出後尘生釜,郭泰归来雨垫巾。偶有清樽供寿母,遂无余沥及他人。年丰酒价应须贱,为子明年作好春。

朝看江上枯崖山,惟悴荒榛赤如赭。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采莲莫采花,采花损空房。留房结青子,种作明年香。

翠柏童然杂蘤间,簿书馀暇独来看。不须更共春葩竞,留取青青待岁寒。

何处生春早,春生云色中。笼葱闲著水,晻淡欲随风。度晓分霞态,馀光庇雪融。晚来低漠漠,浑欲泥幽丛。何处生春早,春生漫雪中。浑无到地片,唯逐入楼风。屋上些些薄,池心旋旋融。自悲销散尽,谁假入兰丛。何处生春早,春生霁色中。远林横返照,高树亚东风。水冻霜威庇,泥新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汉寝秦陵何处在,莺花无主雨如丝。

泪干红落脸,心尽白垂头。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小径客来穿竹入,草亭凉到枕书眠。鸟呼人笑荔枝熟,如此对州已二年。

浮世寄酣枕,劳生居漏船。已悲身老大,更著病沈绵。亲旧动千里,欢娱无百年。床头周易在,端拟绝韦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