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

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
汉寝秦陵何处在,莺花无主雨如丝。

作品评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二》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州受降城下的草离离,
寒食和清明节只有我自己悲伤。
汉寝和秦陵在何处?
莺花无主,雨丝般纷飞。

译文:
在湖州受降城下,草地疏离离,
寒食节和清明节只有我自己感到悲伤。
汉朝的陵墓和秦朝的陵墓在何方?
莺花无人主,雨丝般纷纷飞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汪元量在湖州受降城下的景象。作者在寒食节和清明节时感到孤独和悲伤,没有人与他一同感受这样的节日氛围。他思考着汉朝和秦朝的陵墓所在之地,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最后,他描述了莺花无人主的情景,以及雨丝纷飞的景象,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湖州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寥和忧伤。作者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草地和雨丝,与人情的描绘相结合,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意象。莺花无主的形象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孤独和无依,而雨丝纷飞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此外,诗中提到的寒食节和清明节也暗示了时节更替和人事消逝的主题。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又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情感,给人一种深沉而忧伤的感受。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芙蓉之枝,丹山之儿。一丝联自信,三昧约谁知。珊瑚寒月堕影,琥珀老松流滋。诸缘豁净兮山空秋壮,万态变通兮华丽春脂。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度腊都无苦霜霰,迎春先有好风光。郡中起晚听衙鼓,城上行慵倚女墙。公事渐闲身且健,使君殊未厌馀杭。

寂寞东篱嗅落英,渊明止酒任天真。江州无复王弘惠,一斛葡萄赖故人。

迥出三乘不假修,别传一句普天收。扬眉早是相轻忽,妙得无心了便休。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岂无一有功,可以高其墓。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上客骊驹系。惊唤银屏睡起。困倚妆台,盈盈正解罗结。凤钗垂,缭绕金盘玉指。巫山一段云委。半窥镜、向我横秋水。斜颔花枝交镜里。淡拂铅华,匆匆自整罗绮。敛眉翠。虽有愔愔密意,空作江边解佩。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骚。

跨县连州几叠山,为君题作小潼关。江湖不得长耕钓,尘土别为屡往还。渐入长效趋坦荡,却从平地望孱颜。何当轻骑重登险,指点湓城夕照间。

耳虚多听远,展转晨鸡鸣。一室背灯卧,中宵扫叶声。兰芳经雨败,鹤病得秋轻。肯踏衡门草,唯应是友生。

凉飚轻散余霞绮。疏星冷浸明河水。欹枕画檐风。秋生草际蛩。雁门离塞晚。不道衡阳远。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三楚多秀士,善剑复闲辞。陪銮一柱观,解佩七星池。芳流戏绿芷,平路结青骊。时进雄风赋,还承暮雨词。弦歌未解已,原野动旌旗。秦师带百万,吴国安危。夷陵既已毁,鄢城讵能支。在昔承欢豫,联组荫光仪。一朝陷兵气,王室忽如遗。至今嗟百士,如何勿三思。

直进直出,直行直用。瞥转玄关,百发百中。

日落君山暮,秋风过洞庭。一官身外物,千里客中情。北望乡关远,南来旅雁鸣。孤帆无限恨,斜指岳阳城。

鸣泉出涧洁而莹,尽日锵锵解佩声。绝俗不须频洗耳,试听馀响自心清。

江城方话旧,捧诏去长安。宦路相逢少,乡情叙别难。烟波迷晓渡,风雨动春寒。初夏应回首,重期看牡丹。

鹅鶩聲暗雪意豪,直前不憚夜行勞。更能櫜鞬尊裴度,千古人知李愬高。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古木(一作树)生云际。孤帆出雾中。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悠悠涧边人,溅溅涧中水。水流无返时,人生流水耳。

归来默坐似心斋,南北曾穿几緉鞋。踏遍关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桐江胜景归吟卷,练水寒云入壮怀。试数时贤谁敢并,苏黄端的是同侪。

百年琢就流杯石,来泛清波未半时。幸有九贤俱毕集,却嫌当坐欠羲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