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文渊送仲明举西归三首

朔风吹别袂,草色冷萋萋。
凭高望佳人,天远浮云低。
恍然从之游,神魂坐飞越。
何当清夜语,分此半床月。

作品评述

诗词:《和宋文渊送仲明举西归三首》

朔风吹别袂,草色冷萋萋。
凭高望佳人,天远浮云低。
恍然从之游,神魂坐飞越。
何当清夜语,分此半床月。

中文译文:
北方的寒风吹动着我的衣袖,草地的颜色显得冷冷清清。
我站在高处眺望着心爱的人,天空遥远,浮云低垂。
我仿佛置身其中,灵魂似乎飞越而去。
何时能够在清夜中轻语低语,与她共享这半边明亮的月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郭印创作的《和宋文渊送仲明举西归三首》之一。诗人以描绘北方的寒风和草地的冷清作为开篇,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凭借着眺望远方的姿势,思念着心爱的人。在天空浩渺的背景下,他与心爱的人之间似乎隔着遥远的天际。然而,诗人的心灵仿佛超越了时空的束缚,与所思念的人一起遨游飘荡。他的神魂仿佛坐在飞越的状态中,超越了尘世的束缚。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心爱之人共享美好时刻的期待。他希望在清澈的夜晚,与她相对而坐,借由明亮的月光交流心意。这种渴望着与爱人相聚的情感,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的独白相结合,表达出深深的思念和对幸福时刻的向往。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对风、草、云和月等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以表达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瑞香蓓蕾破寒晴,稚子呼为紫素馨。万斛幽香量不尽,霜风吹送暮天青。

蓝田名冠古京华,诗匠移风更可夸。解使射生人改业,能令逐熟客安家。韩文公记存厅壁,王右丞居对县衙。见说偷闲偏往处,悟真寺最好烟霞。

未报贾船回。三径荒锄菊卧开。想得邻船霜笛罢,沾衣。不为涪翁更为谁。风力袅萸枝。酒面红鳞惬细吹。莫笑插花和事老,摧颓。却向人间耐盛衰。

依山仍负郭。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踪远紧,蝇头蜗角。休嗤句弱。赋郊居、何攘沈约。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风帘絮幕。筑新槛,种花药。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待开池、胜起林亭,共同宴乐。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破臘连空粉絮飘,离离一番长山苗。旗亭谁氏来沽酒,台笠何人去採樵。背日旋依松涧積,迎风先傍藥畦消。袁安此际偏无赖,独掩闲门对一瓢。

风枝雨叶渐成阴,扫退浮红浪紫尘。惭我老苍留本色,安排晚景见新春。

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万里一身同影到,自馀无物与偕来。箧中骤富人休怪,新得明不十一枚。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湖外干戈半绿林,湖边葭薍晚森森。风霾未放远山出,岚气又连凄日阴。世乱且同吟啸乐,时来终快扫除心。天寒况是开炉近,应有佳人赋藁砧。

如何是佛烂冬瓜,咬著冰霜透齿牙。根蒂虽然无窖子,一年一度一开花。

扁舟未遽解,坐待两闸平。浊水污人思,野寺为我清。昔游有遗迹,枯墨存高甍。故人独未来,一樽谁与倾。北风吹微云,莫寒依月生。前望邗沟路,却指铁瓮城。茅檐卜兹地,江水供晨烹。试问东坡翁,毕老几此行。奔驰力不足,隐约性自明。早为归耕计,免惭老曾荣。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曾见方言识,曾闻始谓知。奈何知与识,天下亦常稀。

尘壁苍茫有旧题,十年重见一伤悲。野僧欲与论前事,自说年多不复知。

壮士血相视,斯人已云亡。哀哀失木狖,夜深经战场。

熟知明主可忠言,奏牍方陈意已传。人言能逊千乘国,我自能补九重天。拔山转石孰难易,烂额徙薪谁后先。不用更论如许事,把君征袂且茫然。

年事依稀鬓复青,看书细字眼犹明。池边自种桃初熟,篱下曾枯竹再生。已觉貂蝉除世念,未妨龟鹤伴诗情。日供薪水门人职,准拟金丹点铁成。

闽海谁云易作霖,雾霜三日但阴阴。笑把屠苏问童稚,何渠水旱不经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