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俟持正三首

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
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
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

作品评述

《送万俟持正三首》是宋代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
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
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送别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景物,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离别的愁绪。

赏析:
首句“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棠树垂下千里翠绿的景象,高冠拂动云烟的壮丽景色。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离别时的壮丽场景的感叹和遗憾。

接着是“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这两句通过描绘人物形象,营造了离别时的悲凉情绪。夹鬓红霞旆意味着人物处于离别的场景,摇龟浅杏鞯则是形容鞍辔轻飘,暗示人物马上要远行。这些形象的描绘增加了离别的悲凉感。

最后一句“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表达了诗人在酒醒后,思绪回到了离别时的场景,想起了曾经的言语和离别后的落寞心情。这句诗通过唤起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遗憾之情。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以物言情的手法,将离别的情绪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既展示了诗人对离别场景的感叹和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凄凉。这种情感的表达使整首诗具有浓郁的离别意境,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引起读者对离别的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泪湿芙蓉城上花。片飞何事苦参差。锁深不奈莺无语,巢稳争如燕有家。情未老,鬓先华。可怜各自淡生涯。桃花不解知人意,犹自沾泥也学他。

风仙风害得真风。留下家风要害风。通密丘仙能继踵,山侗马钰应扶风。劝人休作梦中梦,学我能寻风里风。或问风因亲说破,投玄远俗做心

一来齐境助奸臣,去误骄王亦苦辛。鲁国存亡宜有命,区区翻覆亦何人。

买石尚饶云,买山当从水。云可致无心,水能为鉴止。性以无心明,情由鉴止已。二者不可失,出彼而入此。

讲余交翟转回廊,始觉深宫夏日长。扬子江心空百链,只将无逸监兴亡。

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亿。百花过了。游蜂将次成蜜。追思共醉西湖,诗朋余几,俯仰成悲恻。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

君家酥酪弟兄贤,督府从军滞幕莲。江上归音鱼失素,天边离思月成弦。阮毫答记无遗草,楚赋悲秋有剩篇。玉骨道风沈俊久,汉条新计会甘泉。

苍爪初惊鹰脱韝,得汤已见玉花浮。睡魔何止避三舍,欢伯直知输一筹。日铸焙香怀旧隐,谷帘试水忆西游。银缾铜碾俱官样,恨欠纤纤为捧瓯。

洛阳人物旧传夸,殊县相依得贾鼓。鲁殿独余多劫火,玄都看尽几番花。寓怀不但篇章好,评古犹多论议哗。问我若为成间阔,路经墟落苦嫌赊。

[姑洗羽]澹兮抚琴,啾兮吹笙。神之未来,肃穆以听。绽纷羽旃,姣服在中。神既来止,亦无惰容。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砲车。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

冲戛瑶琼得至音,数篇清越应南金。都由苦思无休日,已证前贤不到心。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欲知字字惊神鬼,一气秋时试夜吟。

轻烟薄霭九霄寒,素月浑如隔縠看。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岩下清阴引兴长。坐中初识令君香。揽将风月归诗薮,乞得溪山作醉乡。怜我老,与传觞。吴霜点鬓又何妨。只应银烛交红夜,羞对双歌发B237光。

何独王郎与尔欢,一年惭愧碧琅玕。葛陂一别知何处,见尽人间行路难。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楼上华筵日日开,眼前人事只堪哀。征车自入红尘去,远水长穿绿树来。云雨暗更歌舞伴,山川不尽别离杯。无由并写春风恨,欲下郧城首重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