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别后稍添丁,留得清风镇户庭。
老鬓不禁霜点缀,旧邻多似树凋零。
一竿带雪进垂钓,数亩连苔书掩扃。
此话有谁堪委似,几回无语向青青。

作品评述

诗词:《竹》
朝代:宋代
作者:葛天民

此君别后稍添丁,
留得清风镇户庭。
老鬓不禁霜点缀,
旧邻多似树凋零。

一竿带雪进垂钓,
数亩连苔书掩扃。
此话有谁堪委似,
几回无语向青青。

中文译文:

这位朋友离别后稍有增添,
依旧拥有宁静的清风守护家园。
白发不禁被霜点缀,
旧邻多如枯萎的树木。

一竿带着雪花前往垂钓,
几亩连绵的苔藓覆盖着书房门。
这番话语,有谁能够托付类似的心事,
多少次无言向着青天表达。

诗意和赏析:

《竹》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作品。诗人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绘离别后的境况,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诗的开篇,诗人提到了主人公离别后的境况,略有增添家庭的人口。然而,尽管岁月变迁,清风仍然守护着他的家园,给予他宁静和安定的感受。

接下来,诗人以自然景物来比喻主人公的年老:白发如同被霜点缀的竹子,旧邻如同凋零的树木。这里使用竹子和树木作为隐喻,表达了主人公年迈的感觉,以及周围人事已非的变化。

第三节描述了主人公垂钓的情景,一竿渔线上带着雪花,表现出寒冷的冬季。数亩连绵的苔藓掩盖着书房的门扉,描绘了主人公幽静的生活环境。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语。诗人问道,有谁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托付类似的心事?然而,他却无言,只能默默地向着青天表达内心的感叹。

整首诗以竹子为象征,通过描绘竹子在岁月中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同时,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离别和孤独,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寂寞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诗词推荐

嗟予好泉石,所至穷幽胜。年来堕尘埃,复苦炎热盛。赖有古招提,相去不步仞。何时供燕游,庶以息喧竞。山僧结虚亭,潇洒净如镜。双瀑从天来,景物更幽迥。栏楯溢波光},清凉殊可凭。复幸僚友贤,雅与山川称。得暇倾尊罍,相从尽豪俊。令尹如子文,去就亡喜愠。贰邑不负丞,所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坐看时。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未尝私。四时更革互为主,百物新陈争效奇。享了许多家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白云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幽居倚翠峦,尘事不相干。天地醉来小,琴棋静里欢。雨苔春径绿,风竹夜窗寒。若问长生术,金炉有宝丹。

自崆峒麦熟,耕犊满、桔槔闲。笑吾党清谈,长衣EA6F具,更进贤冠。仓皇庇公字下,便秋风、江上不惊寒。雪夜入三城易,槐阴护一家难。东山。零雨几时还。领客竹林间。看满座空尊,轻裘缓带,绿鬓朱颜。风流一笑余事,定碑金、无恙庾家完。又赋南烹初食,明朝餐玉何山。

唐虞亦人耳,四海可高谢。哀哉斗升故,谄妄两凭架。心明物自宾,能整故能暇。会当弃人事,面壁度九夏。

一泓渴济万夫焦,去作沧溟蚤暮潮。我欲结亭观远景,距城七里不为遥。疏泉凿石作洼池,乱石堆中竹最宜。风动琅玕和玉佩,个中律吕少人知。

无双亭上传觞处,最惜人归月上时。相见异乡心欲绝,可怜花与月应知。

凤池三入冠台躔,致了升平一品闲。白傅歌诗傅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上都云远经时别,故国春浓几度还。太史占天应有奏,寿星光彩近南山。

九十秋光三十八,新居初度称觞。青衫彩服列郎娘。孙枝无处著,犹欠两东床。尽是当年亲手种,如今满院芬芳。只凭方寸答苍苍。个中无尽藏,谁弱又谁强。

经年不见玉溪翁,百里江山万里同。无计相从话心曲,时挥一纸寄西风。

才得江南第一春,竹篱茅舍便精神。百花头上无相识,只有东风是敌人。

中垒西京儒士,魏唐变作文章。源委只今安在,萧滩滩水深长。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镜虽明,不能使丑者妍;酒虽美,不能使悲者乐。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古人所怀何磊落!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犬羊腥膻尘漠漠;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九疑难寻眇联络。惟有一片心,可受生死托,千金轻掷重意气,百舍孤征赴然诺。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儿女何足顾,

竿木随身老作家,逢场作戏更难加,谩人谩我无人会,水长船高眼里沙。

阴阳炭兮天地炉,隔液好景人间无。木酸火炎两不用,清流自沸跳明珠。何当扬波激沧溟,大块不许氛翳生。何当翻波湔酷吏,群黎坐使心眼明。尧舜君民均一视,匹夫匹妇皆使被。洗除烦苛不择地,奚止一泓而已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