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云山最佳处,猿鸟无缺供。
人影堕清镜,花气来晴峰。
苔藓上佛壁,兔丝蔓寒松。
何年发天閟,当在浩劫中。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云山最佳处,
猿鸟无缺供。
人影堕清镜,
花气来晴峰。
苔藓上佛壁,
兔丝蔓寒松。
何年发天阙,
当在浩劫中。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写给潘经略的五首诗。诗中描述了广州峡山的景色,表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与美丽。诗人认为峡山是最美的地方,山上的猿猴和鸟类没有缺少供应而生活无虞。诗人以巧妙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人影倒映在清镜中、花香弥漫在晴峰上的景象。诗中还描写了佛壁上的苔藓和在寒松上攀爬的兔子,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生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遐想,希望在何年能触发天门打开的契机,以归中国佛教的辉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广州峡山的喜爱和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融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神秘,以及诗人对佛教辉煌的向往。全诗意境清新,形象生动,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此诗的抒发也带有对社会动荡的思考和内心追求的呼唤,它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示了人们对和平、宁静、祥和的向往。整首诗构思巧妙,表达深邃,是一首具有诗意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人心显者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若不沈潜梅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蓬莱无物堪为信,翦寄苍龙一握须。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四祖基庆,三后在天。芳侑备成,灵娭其旋。孝孙应嘏,受福永年。送之怀之,明发恻然。

烟江叠嶂子能学,都尉后身王姓同。诗画惊逢两奇丽,赏音吾愧玉堂翁。

三十年居此,何尝识酒荤。柴扉人少到,草径鹿同群。雨足添新瀑,山深有剩云。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泛泛下天云,青青缘塞树。燕山苏武上,海岛田横住。更是草生时,行人出门去。

朅来江上再经年,衰病无时强自怜。屡控危衷甘屏缩,岂期优诏更留连。政平讼理曾何补,职称民安亦偶然。虽感上恩容卧治,何如便许老林泉。

洞庭山侧第新成,门对湖阴水鉴明。紫绶使君还政日,彩衣仙尉拜官荣。丘园自适亲心乐,桴鼓稀鸣吏局清。退食不妨晨夕养,人生从宦此难并。

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北,号静安居士。作此记之。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一壑云屏展,江横万里长。渔舟下滩去,寂寞舞斜阳。

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胧胧玉魄沉霄彩,蔌蔌瑶花破晓阴。和气所蒸缘异政,丰年之兆慰群心。画楼卷白欢声洽,游骑障泥乐意深。太守安闲民讼息,锦城无限好园林。

银河迢迢界秋昊,碧沙两岸生瑶草。冰轮半浸练影寒,兔杵声干桂花老。锦鸡宫对乌鹊桥,鸾车辗云天女娇。河西郎君双髻小,牵牛耕烟种兰苕。

小孙盘问翁翁,今朝怎不陈弧矣。翁道暮年惟只眼,不比六根全底。常日谈玄,余龄守黑,赤眚从何起。鬓须雪白,可堪委顿如此。心知病有根苗,短檠吹了,世界朦胧里。纵有金篦能去翳,不敢复囊萤矣。但愿从今,疾行如鹿,更细书如蚁。都无用处,留他教传麟史。

释迦行中国,设教周孔同。吾知诸子弟,不殊阙里中。

十载从公鬓似蓬,羡公英气老犹充。生时别得星辰力,晚岁仍加鼎灶功。世事不堪开眼看,劳生渐恐转头空。问公试觅刀圭药,岁岁称觞此日中。

家山福地古云魁,一日三峰秀气回。会散宝珠何处去,碧岩南洞白云堆。

薄阴散秋曦,爽气来孟月。慨然登兹亭,嘉观非远涉。径幽出深竹,栈峻跻危堞。身腾尘境外,心与空界接。前临潩波泛,却视隗峰列。来远得清飚,洒迥想飞雪。君家兄弟贤,问学继先业。横经咨老师,置醴延大台。方从贤者乐,岂为游子设。诗人亦有言,佻达在城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