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的《泪》
拼音和注音
bù cí jiàn gǔ chóu tiān dì , xìn yǒu tūn shēng dào guǐ s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吞声:吞声tūnshēng[darenotcryout;gulpdownone'ssobs]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鬼神:鬼与神的合称。泛指神灵、精气。偏指鬼;死去的祖先。指形体与精灵。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不辞:不辞bùcí乐意去干,不辞让或不推辞不辞劳苦
陈曾寿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原诗
万幻犹馀泪是真,轻弹能湿大千尘。
不辞见骨酬天地,信有吞声到鬼神。
文叔同仇惟素枕,冬郎知己剩红巾。
桃花如血春如海,梦里西台不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