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兄课卷

集中有句伯堪傅,一梦科名十二年。
音好空闻永嘉末,命乖不遇竟陵前。

作品评述

《题李兄课卷》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求学之路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题李兄课卷
集中有句伯堪傅,
一梦科名十二年。
音好空闻永嘉末,
命乖不遇竟陵前。

诗意:
这首诗词写道作者在看李兄的课卷时的感受。课卷中有些句子很值得借鉴,可以成为作者的良师益友。然而,作者已经苦苦追求科举功名整整十二年,却像是一场梦一样虚幻而遥远。他的声音虽然在永嘉末年传播出去,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命运似乎与他背道而驰,未能在竟陵前的科举考试中得到成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对李兄的课卷的评价和对自身求学之路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努力学习却未能得到成功的困惑和失落。作者称赞李兄的课卷中有句子值得自己学习,展示了他对他人才能的敬佩和学习的态度。然而,通过"一梦科名十二年"的描述,作者表达了他长久以来为了科举功名而奋斗的心路历程,将这一过程比作一场梦境,似乎虚幻而遥远。"音好空闻永嘉末"这句话则暗示着作者的声名已经传出,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和认可。最后的"命乖不遇竟陵前"表明作者的命运似乎与他的努力背道而驰,未能在竟陵前的科举考试中成功。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迷茫。他在自己的求学之路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通过对比他对李兄的赞美和对自己的自省,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不服从。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富有共鸣力,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子对科举制度的辛酸体验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白头召寘石渠中,将析微言合异同。灵寿不扶汉庭上,儒衣空立鲁门东。谁云丞相知殷侑,漫费君王遣所忠。犹觉暮年有遗恨,书成未及质文公。

寒逼归鸿急,悲鸣声更哀。舞风斜翳日,带月暗欺梅。平野光初合,阴云冻不开。无聊还殢酒,颠倒尽余盃。

文书满案惟生睡,梦里鸣鸠唤雨来。乞与降魔大圆镜,真成破柱作惊雷。

莫怪风前玉斚飞,饮酣初喜传花枝。正当北雪消残后,恰直东风料峭时。

竹院秋逾静,柴门昼不开。病先攜老去,懒渐逐衰来。莫遣新缘结,都将旧念灰。川鱼与云鸟,从此莫惊猜。

几年病卧禅床上,一旦名标御札中。收召东都无处士,记怜北谷有愚公。依然晚景垂衰白,胜似天街踏软红。多谢皋夔与周召,十分结裹后村翁。

昨吊空闺涕未收,忍闻绋翣向斯丘。不为尚子了家事,似与庞公圆话头。天下断无胶可续,人间最有剑难求。潘郎文笔尤宜诔,想见新碑字字愁。

鹰窠大士,示现无方。生于宋代,老于齐梁。杖头刀尺,隐显全彰。巍巍堂堂,炜炜煌煌。至今坐断独龙冈。

落叶归根,铁牛当路。来时无口,索监得醋。金槌不动落群机,列圣丛中第六祖。

境净山别明一家,几多垂柳袅平沙。閒中牵梦一池草,空里愁人万点花。细雨朝朝兼暮暮,淡烟整整复斜斜。绿阴青子真堪画,满意春风磬水涯。

滩流斗落惟璠玙,雕栏照水光如濡。层峦叠巘争蟠纡,翠岩百尺蹲于菟。何年巨人出归墟,揭竿合负神鳌趋。飘流人间峙蓬壶,至今犹为仙圣居。飞軿往来谁与俱,下有驯雉随双凫。英风爽气凌清虚,楣间新诗露珊瑚。顾余老懒与世疏,欲往勾漏嗟无徒。会须策辔追云车,无使吃口嗤癯儒。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红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天然廉素匪沽名,秋入沧浪彻底清。蛮舶珍奇纵山积,归囊应此去时轻。

画堂帘箔碧笼葱,午梦模糊燕语中。微雨嫩晴天似醉,闹红吹上海棠风。

炎炎暑气若为当,旋买松枝庇草堂。一望翠阴何爽快,暂来吾室变清凉。直疑仙去冰壶里,岂是生居汾水阳。向晚薰风香入座,为君一再奏文王。

君早抱奇质,获与有道亲。微官漫不遇,泊然安贱贫。心夷语自秀,一洗世士陈。使其养以年,鲍谢焉足邻。

差之毫厘失千里,掣电之机休拟议。不在低头与别思,普光即是无师智。

去年赢粟尚储瓶,又见新秧蘸水青。野老逢人说惭愧,长官清白社公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