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一颗圆光非内外,镇海明珠今尚在。
仰山不敢自埋藏,问著灵知当不昧。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颗圆光非内外,
镇海明珠今尚在。
仰山不敢自埋藏,
问著灵知当不昧。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道教的核心理念,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道的赞颂。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颗圆形的光芒,强调这种光芒既不属于内在,也不属于外在,暗示道是超越人世的存在。他称这颗光芒为"镇海明珠",用来比喻道的珍贵和辉煌。诗人表示自己不敢将这颗明珠埋藏在仰山之下,意味着他不敢掩埋对道的认知和理解。最后,诗人向道发问,希望获得道的指引和启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道的虔诚和对真理的探求。诗人通过使用"圆光"和"镇海明珠"这样的比喻手法,将道理描绘为一种珍贵而超凡的存在,强调其重要性和价值。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的敬畏之情,他不敢隐瞒自己对道的认知,而是期待着从道那里获得指引和智慧。整首诗词意境深远,引人思索,表达了人们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道的崇敬和渴望。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客心惊暮节,天意歇馀芳。莲罢池收子,榴成露罅房。绨袍亲故暖,纨扇委空凉。庾信真愁否,仍能用斛量。

早已棋中悟死生,不须须上看勋名。风吹酒面秋情眇,月透诗肠夜未清。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剑南岁月不可度,边头公卿仍独骄。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呜呼古人已粪土,独觉志士甘渔樵。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戚戚忍羁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

甚矣吾衰也,时哉道亦然。诗书舆脱輹,岁月箭辞弦。所欠惟一死,期须便百年。细思禽与犊,等是食和眠。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二水 一作:一水)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霞帔星冠复杖藜,积年修炼住灵溪。松轩睡觉冷云起,石磴坐来春日西。采药每寻岩径远,弹琴常到月轮低。鼎中龙虎功成后,海上三山去不迷。

青橘霜露时,英英秀中园。问讯讯居人,今岁朝不蕃。云有孤儿来,手触枝上丸。呜呼此义木,痛感在吾言。

黄金纵买毛延寿,玉貌当如薄命何。多少佳人怨憔悴,算来不属画图多。

石润非玉,水丽非金。大禹决而西泝,卞和泣而陆沈。

少年裘马事清狂,晚看梅花天瘴乡。一任海风吹面黑,免教人谤作何郎。

一点红尘未敢生,松间雪後政堪行。日光半破风微度,时作高林落果声。

去家十二年,黄雀悭下筯。笑开张侯盘,汤饼始有助。蜀王煎藙法,醢以羊彘兔。麦饼薄于纸,含浆和咸酢。秋霜落场谷,一一挟茧絮。飞飞蒿艾间,入网辄万数。烹煎宜老稚,罂缶烦爱护。南包解京师,至尊所珍御。玉盘登百十,睥睨轻桂蠹。五侯哕豢豹,见谓美无度。濒河饭食浆,瓜葅

大别登秋兴,南楼望战尘。兴亡元有数,生死不无神。将相名千古,儿孙近百人。生灵活亿万,报岂止公身。

天下名山饶洞穴,不似南安最奇绝。一峰突兀上干天,十二子孙旁就列。上有虚窗透碧霄,夜分明月归岩腹。

怜我闭门卧雪,惭渠有酒盈樽。老尽青山晓色,愁添白发霜根。

色辞他日慰凄凉,别去吴山楚水长。蚁国槐安消几梦,鹤归华表恐千霜。安排久餍冷官饮,软语重登君子堂。所惜将迎无暇日,妨人诗律悟濠梁。

听说娑婆无量苦。人皆染色贪尊俎。玉镂笙箫金贴鼓。长鼓舞。梨园弟子邯郸女。冬衣紫貂春白*。凉亭暖阁消寒暑。一旦神魂归地府。应难取。空教泪点多如雨。

门外黄尘不见山,此中草木亦常闲。履声如度薄冰过,催粥华鲸吼夜阑。

指点山陵问宋朝,荒云漠漠菼萧萧。行人但说钱王事,强弩三千射海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