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作品评述

在军登城楼翻译及注释

翻译
城上军威使人望而生畏,连江中的水都似乎杀气腾腾。
现在,我身穿军装准备战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时,一定载歌载舞进入长安京城。

注释
①军:指军中。
②风威:军威。险:望而生畏的意思。
③水气:指杀气。寒:不寒而栗。
④戎衣:即军装。定:平定。
⑤歌舞:载歌载舞。长安:唐的都城。

在军登城楼创作背景

  公元683年(弘道元年), 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把持朝政,废中宗(李哲)为庐陵王,立相王(李旦)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异己,刑法严苛,引起人民不满。不久被贬为柳州司马的李敬业提出“匡复唐室”的口号,在扬州起兵征讨武则天,一时响应者甚众,起兵十来天就纠集了十多万人,震惊了全国。被贬为临海丞的骆宾王也投奔李敬业麾下,任匡复府的艺文令,负责军中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草拟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武曌檄》),义愤填膺地历数武则天“近狎邪辟,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之罪。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可看作《在军登城楼》诗的注脚:“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作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致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这就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和估计,也是此诗的创作背景,《在军登城楼》与《讨武曌檄》作于同一时期,可以说是檄文的高度艺术概括。

在军登城楼赏析

  诗歌以对句起兴,在深秋的一个清晨,诗人登上了广陵城楼,纵目远望,浮思遐想。此刻楼高风急,江雾浓重,风雨潇潇。“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两句写深秋景色,城上冷风飕飕,江中水气寒冷,好一派肃杀景象。诗句晓畅隽永,看似质朴平易不着笔力。诗人借用了《梁书·元帝纪》中“信与江水同流,气与寒风共愤”的典故,恰到好处地抒发了同仇敌忾的豪情与激愤。充分表现临战前的紧张、肃穆、庄严的气氛和将士们的进取、希望和信心。此二句营造一个“风冷水寒”的悲剧氛围,与“风潇潇兮易水寒”一样,给人以慷慨悲壮苍凉激越的感受。诗的三四句写诗人对讨武战争必胜的信心。第三句诗“戎衣何日定”,“何日”意为“总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胜之心力透纸背。这句诗借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的故事隐喻李敬业讨伐武则天是以有道伐无道,说明“匡复”是正义的,顺应民心、天意的,因此也必定是会胜利的。诗的最后一句,“歌舞入长安”,水到渠成轻松自然地作了结尾,表现出诗人必胜的信念及勇往直前,不成功则成仁的彻底反抗精神和大无畏气概。

  这首诗工于用典且浑然一体,增强了诗的深度和概括力。这首小诗,属对工整,语言朴实,音韵和谐流畅。若将此诗的意境分而析之,不难发现,此诗所描述的是“风冷水寒”的清冷之境,而“戎衣歌舞”所体现的却是诗人的满腔热情和雄心,这一“冷”一“热”对比,映衬,赋予了此诗特有的魅力。

作者介绍

骆宾王,义乌人。七岁能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初为道王府属,歷武功主簿,又调长安主簿。武后时,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义,署为府属,为敬业草檄,斥武后罪状。后读之,矍然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业事败,宾王亡命,不知所终。中宗时,诏求其文,得数百篇,集成十卷,今编诗为三卷。

诗词推荐

刻意向诗笔,行将三十年。尝经长者目,未及古人肩。昔慕荀文若,多称王仲宣。今惭此微贱,重辱相君怜。

愤慨

纸帐绸衾忒暖。尽自由、横翻倒转。睡觉西窗灯一盏。恰听打、三更三点。残梦不须深念。这些个、光阴煞短。解散缰绳休系绊。把从前、一笔句断。

愤慨

伏波初树羽,待尔静川鳞。岭海看飞鸟,天涯问远人。苍梧云里夕,青草嶂中春。遥想文身国,迎舟拜使臣。

愤慨

一立谈间定合从,真能脱颖出囊中。当时若顾呈身耻,馀子纷纷亦冈功。

愤慨

几年结屋向溪桥,此日飞书肯见招。池上看鹅朝洗砚,月中骑凤夜吹箫。满林西日迷花树,近水南风乱柳条。先与题诗寄离思,青山回首故岧峣。

愤慨

紫菊红萸开犯早。独占秋光老。酝造一般清,比著芝兰,犹自争多少。霜刀翦叶呈纤巧。手捻迎人笑。云鬓一枝斜,小阁幽窗,是处都香了。

愤慨

槐柳春余绿涨天。酒旗高插夕阳边。谁家墙里笑秋千。往事不堪楼上看,新愁多向曲中传。此情销得是何年。

愤慨

昨夜宿鸿泽,再来遂如归。却行虽唝拙,乘险谅亦非。谁言淮阴近,阻此骇浪飞。长风径千里,蛟蜃相因依。眇然恃一叶,此势安可违。冒涉彼何人,勇决生虑微。欲速有不达,鱼腹岂足肥。风帆尚可转,野庙谁能祈。但当拥衾睡,慎闭窗与扉。夜闻声尚恶,起视聊披衣。

愤慨

闽山去天惟尺五,傍立怪石如蹲虎。点额龙墀万里归,未能赤脚走风雨。惭愧使君肯相延,十日倾酒如流泉。文字兴余亦不恶,红妆执乐艳神仙。明日冯驩出有车,远借仁风归故庐。不用回头重引领,行矣商霖到海隅。

愤慨

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风前漫结幽人佩,沣浦春深寄未成。

愤慨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我昔实愚蠢,不能

愤慨

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横肱欹曲几,搔首落乌纱。此趣人谁识,长吟窗日斜。

愤慨

渌沼春光后,青青草色浓。绮罗惊翡翠,暗粉妒芙蓉。云遍窗前见,荷翻镜里逢。将心托流水,终日渺无从。

愤慨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愤慨

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人家修月户,丈室散花天。山拥鉤帘外,江横隐几前。寒深落雁渚,清集钓鱼船。扶病从摩诘,销忧得仲宣。展书明细字,烹茗湿疏烟。月好还同梦,诗成已下弦。明年傥相忆,一为到关边。

愤慨

解呼威羽归丹穴,可缚单于献汉宫。四面八方笼不住,许来分坐此山中。

愤慨

天下居常,害多于利。乱多于治,忧多于喜。奈何人生,不能免此。奈何予生,皆为外事。

愤慨

稚子呼牛妇馌耕,早秧水足麦风清。老农喜极还垂涕,白首安知再太平。

愤慨

日日约归舟,谁知雨又留。满城为海市,数步有蓬洲。湿梦风难送,急心天与仇。今朝好晴色,著履可来不。

愤慨

槎牙高树萧梢竹,绝岛风烟开短轴。更烦点笔作衰翁,啸月吟风饮山渌。

愤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