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

斋庄修祀事,旌旆出效闉。
薙草轩墀狭,涂墙赭垩新。
谋猷期作圣,风俗奉为神。
酹酒成坳泽,持兵列偶人。
非才膺宠任,异代揖芳尘。
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作品评述

《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是唐代杨嗣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杨嗣复在丁巳年八月祭祀武侯祠堂时,受到碑文的启发而题写的诗句。

诗词的中文译文:
斋庄修祀事,旌旆出效闉。
薙草轩墀狭,涂墙赭垩新。
谋猷期作圣,风俗奉为神。
酹酒成坳泽,持兵列偶人。
非才膺宠任,异代揖芳尘。
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嗣复在祭祀武侯祠堂时的心境和感受。他在祭祀仪式上修整庄严,旌旗高悬,效仿古代的豪华场面。斋庄指的是清净的庙宇,修祀事即指进行祭祀活动。他们修整的庙宇小巧而狭窄,墙壁涂抹着鲜红的新泥。他们以此来向刘备武侯表达敬意,并将其视为神明。

诗中提到酹酒成坳泽,意味着祭祀仪式中酒水的丰盈,形成了一片酒泽。持兵列偶人指的是在祭祀仪式中列队执刀的人们。这些仪式和风俗被人们奉为神圣,尊崇不已。

诗中还表达了杨嗣复自己的感慨。他自称非才,但却能得到宠任,说明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较高。他感叹自己生活在一个与众不同的时代,出类拔萃的人们前来朝拜武侯。作为一个平凡的平津客,站在碑前,他的眼泪湿润了巾帕,表达了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了杨嗣复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英雄人物武侯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自身身份和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的深思。

诗词推荐

京江风静喜乘流,极目遥瞻万岁楼。喜气茏葱甘露晚,水烟波淡海门秋。五年不见鸾台长,明日将陪兔苑游。欲问平台门下吏,相君还许吐茵不。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

敢将体足惮沾涂,日日高原带雨锄。乞与丰年酬作苦,也知天意解乘除。

谩学狂吟试笔毡,惭无风度似僧虔。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

新诗句句堪流传,令人读之神壈然。孟君已死不可见,如公笔力今无前。天生百谷养万姓,暄润稍阙功难全。江城秋旱望一溉,斯民穷极伊谁怜。滂沱忽澍三尺雨,槁苗厌厌藨绵绵。不知何以遽得此,有贤太守方承宣。焚香默祷辞未绝,精诚已格高高天。油云垂布若可揽,沾濡车盖初言旋。

荏苒岁云暮,艰难予岂堪。关山怀远别,弓矢废清谈。风色霁还暖,梅梢春已酣。信音惊远雁,心绪乱游蚕。投笔班超近,擒戎李靖慙。行吟望西北,赴难有虞潭。

偶为芳草无情客,况是青山有事身。一夕瓜洲渡头宿,天风吹尽广陵尘。

昼也惺惺,夜也惺惺。既不掉举,亦不昏沉。何须求白玉,只此是黄金。

如何有归思,爱别欲忘难。白鹭沙洲晚,青龙水寺寒。蕉花铺净地,桂子落空坛。持此心为境,应堪月夜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钗头看。舞翻飞燕。已拂春风面。白玉圆钿,酌酒殷勤劝。深深愿。愿长□健。岁与春相见。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朝来因试笔,闲答故交书。莫怪音尘绝,吾心与世疏。

吾友今生不可逢,风流空想旧仪容。朝来马上频回首,惆怅他人似蔡邕。

下山入屋上山鉏,图得生涯总近居。桑眼未开先著椹,麦胎才茁便生须。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适从台无馈,饮啜不濡口。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父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他年或丰余,此味恐无有。

密密堂堂悟有时,躁求那便契精微。凭谁举似圆居士,好助香岩证上机。

御笔新除三谏官,士民千口尽相欢。昔时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贤得路难。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人生万事皆尘土,惟是功名永远看。

闻道君行欲转江,江行此路不胜长。虽然不患无归遗,收拾江山一锦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