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芭蕉仕女

兽额朱扉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
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作品评述

《题芭蕉仕女》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院,门额上雕刻着兽头,院子深深的,绿色窗棂透着雾气,宁静而安详。有一个人独自坐在芭蕉边,他因为春天的忧愁而心事重重。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清净的感觉。兽额朱扉和绿窗含雾的描写,使得整个小院充满了古朴和神秘的氛围。诗中的主人公独自对着芭蕉坐着,春愁使他心事重重,表现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这首诗的诗意深远,通过对小院和人物的描绘,唐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小院的深远和安静,与主人公的孤独和忧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心情如同春天的忧愁一样,挥之不去,不得安宁。整首诗以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描写,以及情感的抒发。唐寅通过对小院和人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使诗意更加深远。诗中的小院和芭蕉,成为了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媒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首诗意蕴含丰富,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忧愁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推荐

修竹更深处。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水激泠泠如何许。跳碎危栏玉树。都不系、人间朝暮。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犹著我,名流语。大家绿野陪容与。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手弄柔条人健否。犹忆当时雅趣。恩未报、恐成辜负。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

云烟千嶂远,风月四时新。笠泽昔鲁望,镜明今季真。何时脱尘绊,来此寄垂纶。一艇苇间宿,寒光长是邻。

枫荻响飕飕。长江六月秋。二十年、重到沙头。城郭人民那似旧,曾识面、两三鸥。落日且登楼。英雄休涕流。望黄旗、王气东浮。借问烟芜苍莽处,还莫是、古襄州。

开窗种修竹,鉴石搆方池。良夜月来此,劳生几个知。

新耕展祀,明灵来格。九有骏奔,百司庇职。献奠肃肃,登降翼翼。祈彼岂穰,福流万国。

动植凑东风,天机各自浓。花粘蜂股重,絮恋柳腰慵。

问门前客元无迹,谀墓中人本不工。犹有邻僧能送米,未妨窃比玉川公。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驿树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束带还骑马,东西却渡船。林中才有地,峡外绝无天。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他乡悦迟暮,不敢废诗篇。

摩竭提国,亲行此令。尽大地人,丧身失命。

小来落托复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随兄弟共团圆。羁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萦若网牵。他日吴公如记问,愿将黄绶比青毡。

莽莽暄风吹九州,春来何处不消忧。林间鸟语随时好,花里风光映日流。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崖屿非一状,差池过目前。徘徊白日暮,月色江中鲜。真兴殊未已,滔滔且溯沿。时歌沧浪曲,或诵逍遥篇。酣畅迷夜久,迟迟方告旋。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

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南无黄居士,具足神通力。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观音。瞿唐风浪中,归命施无畏。一人自归依,诸人皆解脱。

清心玉映许谁同,更有飘飘林下风。政尔高情协宗老,故宜嘉遯乐庞公。远谋蚤识身为重,晚境还知性亦空。已拟张林碑妇德,合归彤史巨编中。

白发髼松不记年,扁舟泊在荻花边。天上月,水中天,夜夜烟波得意眠。

乃翁独步辞云间,五花判罢游金銮。甘泉颇劳侍从事,夜直必梦江湖宽。晚遭忌刻泛湘水,众为不乐公欣欢。白鸥无数没浩荡,相亲相近俄相安。何曾一旦舞不下,始信前事盟未寒。文章炳蔚冠当代,衣被诸子犹班班。携持扁榜向阳羡,往日风味追令还。乃翁閒散莫浪许,乃翁青紫当拾取。

帖中书督字,法当为笃,世间岂有不识字参寥子耶。应世以文,特师以文,特师之粗,于此乎何拘,维以观其书。

浪出嗟何补,归来乐有馀。山川付不借,天地托蘧庐。酒熟聊呼客,钩垂不在鱼。平生栖遁意,政用盖迂疎。

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更著冰霜当七十,向来虚费几青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