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
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
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黻所作的《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
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
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失落和对于儒家教育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扶舆、松树等意象的描绘,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浮躁、功利的风气,并表达了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渴望。作者呼吁恢复古道,重视大义,以培养正直、有德行的人才为目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凝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与反思。诗中的扶舆、万壑松等意象充满生命力,与社会浮躁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德行高洁的人才的追求,希望他们像松树一样挺拔、坚贞。诗中的"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视,认为培养正直的品德和追求大义的精神是教育的核心。

诗词的最后两句"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失望。黄册子指的是功名利禄的奏章,作者认为只追求功名地位而忽视人格修养是可悲的。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出正直有品德的人才,而不仅仅追求外在的虚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风气的反思和对于儒家教育理想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恢复古道,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诗词推荐

沙际人家半掩扉,借炊小住不相违。水生溪面大鱼跃,风定草头双蝶飞。竹院游僧闻鼓集,烟畦老圃荷锄归。浩然物外真堪乐,回首浮生万事非。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九陌缁尘满客襟,钱塘门外有园林。胡床住处梅无限,酒旆垂边柳未深。晴日暖风千里目,残山剩水一人心。元方伯始皆吾党,邂逅清游直万金。

五更里,天欲晓。功圆满行都了。便脱壳,来往有无间,显出真容貌。古今快乐仙家,延长生,永无老。降紫诏传报玉皇宣,驾祥云,归蓬岛

早日羁游所,春风送客归。柳花还漠漠,江燕正飞飞。歌舞知谁在,宾僚逐使非。宋亭池水绿,莫忘蹋芳菲。

身在烟霞缥缈间,此心已学白云閒。遣怀把酒自酌月,无事捲帘常看山。老去棋冤休死战,年来诗债逐时还。于今养鹤多栽竹,缚住时光且驻颜。

仙洞春深长薜萝,杜鹃花发蕙风和。善门有后浇松早,贫户无忧卖笋多。万古销沈终冢墓,二仪开辟几干戈。情知来去皆非实,醉后犹能作此歌。

杨柳多短枝,短枝多别离。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但恐人别促,不怨来迟迟。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朱颜与绿杨,并在别离期。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夜永月清甚,雨余风快哉。月将槐影出,风遣桂香来。风至地自扫,月来云亦开。三千翰林手,光霁莹灵台。

龙锺三十九,劳生已强半。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今年一线在,那复堪把玩。欲起强持酒,故交云雨散。惟有病相寻,空斋为老伴。萧条灯火冷,寒夜何时旦。倦仆触屏风,饥鼯嗅空案。数朝闭阁卧,霜发秋蓬乱。传闻使者来,策杖就梳盥。书来苦安慰,不怪造请缓。大夫忠烈後,高义

宇内寓形财几时,西山俄已迫斜晖。百年过隙古所叹,众口铄金胡不归。已是平生行逆境,更堪末路践危机。夜香一炷无他祝,稽首虚空忏昨非。

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亦既三已,归而渔樵。而书尺这间,造次不忘乎本朝。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

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雁山曾御九秋风,更喜春深到此中。芳草绝怜随意绿,野花真是映山红。未知方丈景何似,直恐桃源路已通。起听朝鸡无恙否,兹游恨不与君同。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最伤今夜离愁曲,遥对天涯愈断肠。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归梦三千里,羁愁二十年。谋生空白发,行路若青天。馀事休相问,相留只醉眠。

展翅开帆只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若许死前恩少报,终期言下命潜通。临岐再拜无馀事,愿取文章达圣聪。

妙高堂,随所至。榜未悬,落第二。似猛焰,藏蚊蚋。拟随当,生妄计。德云师,安有作。在别峰,亦宽廓。住佛地,何所吒。我作铭,任图度。

东西南北路,相遇共兴哀。世浊无知己,子从何处来。菊衰芳草在,程远宿烟开。傥遇中兴主,还应不用媒。

江南二月春。东风转绿苹。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咸息驾。争拟洛川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