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王城

蔓草悲风知几秋,黄桑晚叶野云愁。
偃王城下樵苏尽,犹有耕人指旧丘。

作品评述

诗词:《偃王城》
朝代:宋代
作者:张耒

蔓草悲风知几秋,
黄桑晚叶野云愁。
偃王城下樵苏尽,
犹有耕人指旧丘。

中文译文:
蔓草在风中悲叹,知道已是秋天多少回了,
黄桑树的晚叶,野云也感到悲伤。
偃王城下的樵夫和苏生已经消失,
但仍有农民指着古老的丘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蔓草在秋风中悲叹,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黄桑树的晚叶和野云都流露出悲伤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它们目睹了城市的衰败和荒凉。偃王城下的樵夫和苏生已经不再存在,只剩下一些耕人指着古老的丘陵,这暗示了人们对过去的向往和怀念。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寂寞和沉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废墟般的景象,通过描写蔓草悲叹、黄桑晚叶和野云愁怅,展现了自然界对人世沧桑的感知和反应。偃王城下的樵夫和苏生已经消失,只有一些耕人指着旧丘,这种景象传达了岁月更替、历史沉淀和人事更迭的主题。诗中充满了哀怨和离愁别绪,给人一种寂寥和萧瑟的感觉。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色和寂寥的人事,诗人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转和历史的思考,引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索。

总体而言,《偃王城》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离愁别绪和对过去的怀念。它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受,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历史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我昔四十七,正室熊始抱。命蹇坐迟晚,不及含饴笑。今汝绝胜我,较我一年早。手抚宗嫡孙,况有眉寿老。汝心当何如,喜气浮襁褓。何幸亲见之,是子当跨灶。深源出芳流,盛德受丰报。家庆三世图,人閒如此少。弥月汤饼席,云气尊与少。欢极不知醉,老怀得倾倒。平生汝从我,笃友

两两莺啼何许。寻遍绿阴浓处。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昌_,悲愤翻为嬉悦。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回途石马出纱笼,嘶起寰中雨后风。吹散暮运孤月朗,危峦烟寺一声钟。

辗然冯轼受风吹,吏皂前惊雨湿衣。岂识主人非崛强,一川生意索褰帏。

故迹存栖鹤,高风扫镜鸾。烟霞扃地邃,冰雪照人寒。妙句挥浓墨,仙颜焕渥丹。虽云归棹晚,犹及附飞翰。

路嶮人稀到,穷居称野情。云开空自阔,月落夜深清。风动数茎草,鸟啼三四声。个中无限意,唯我与谁评。

赠以之中语,咸云秘密言。谁知此老子,非妙亦非玄。直截不藏覆,当机火里莲。谁人明此意,端从自擎拳。

凉浸瑶空月,正寿里、光彩遥烛,少微躔次。鹤发仙翁还笑道,恰则揆予初度。好文物、衣冠翘楚。雪跨冰悬神炯炯,尽襟怀、清酒金茎露。真好个,神仙侣。欢呼竹外开尊处,正*凤烹麟,环列珠歌翠舞。烛影酒光相眩转,谭笑风生玉尘。戏膝下、彩衣容与。只恐未闲经济手,更十年、又

阴晴如期喜可知,况复攗束收新诗。相如未至客之右,开编自愧芜辞。倅贰付我千家聚,佩襟戴君沾化雨。相从可独臭味同,接耳仅听淮乡语。诗来惊倒嗫嚅翁,结字著语古与同。少须官廨住家稳,往问句法几即功。似闻知津问沮溺,山间晴乾度山疾。一笑行举通家杯,计日尚前蕤宾律。过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_,云澒洞,石__。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矫矫虎士,载摧其壁。于嗟孟侯,亦果其策。迎师而降,靡抗锋镝。岂独身谋,完是宗国。

难字逢人问,村中一小儿。璋麞宁易辨,亥豕似堪疑。卤莽原非莽,耕犁别字犁。识丁何足道,煮字不充饥。

高冠趋尹君方掾,促席迎宾我已翁。交态不忘平日厚,歌声犹似少年工。映阶露菊秋吟苦,盈筥霜榴岁问通。每与东邻话知旧,白头强健几人同。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彼鹊成巢,尔类攸处。之子有归,琼瑶是祖。

从汉至唐分五州,谁为将相作诸侯。闽江似镜正堪恋,秦客如蓬难久留。匹马忍辞藩屏去,小才宁副庙堂求。今朝拜别幡幢下,双泪如珠滴不休。

知年来、几番拜疏。但言归去归去。问归有底匆忙事,得恁陈情良苦。天未许。将花绶藻衣,为插仪庭羽。掉头不顾。念白发翁儿,本来天分,不是折腰具。从头数。多少汉庭簪组。滔滔车马成雾。争如祖帐东门外,父子缥缥高举。峨眉下、有几许湖山,无著春风处。留君不住。但远景楼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